31了,作为一个北漂完西漂的女子,中年了,我也想享受离家很近,亲情浓厚的生活画面,想想该多么幸福。可是,在母亲一声声的召唤声中,即使在外面生活的不如意,艰险,我也不想靠近家一步步,这是内心自然而然做的决定,然后继续在另外一个城市孤独的苟且着。想着凭目前的积蓄生活一天是一天吧,或许努努力,幸运的话,也能创造从小乡村在大城市安营扎寨的令人称赞的事迹。当然我知道那很难,目前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期许而已。如果可以的话,久一点可能会实现。
今年工作上被辞了,处在一个未婚未育的阶段,一路跌跌撞撞的找工作,找了好几个月没有理想的。令人头痛的是感染上了肺炎,咳嗽,痰多,胸腔疼,还并发口舌生疮。每去一次医院,就知道健康有多重要,锻炼有多重要。对象在外面出差,自己一个人在医院住院抗着,已经第4天了,吃饭也不能好好吃,极其烦躁。今天液体输完了,下楼回家前在医院的小卖部点了一碗西红柿鸡蛋扯面,不放辣椒点味。每吃一口,真的要了命的天了,口腔上的溃疡还能忍,舌头溃疡直接阻止你吃下任何一口饭。想着还是要喂喂饭,蓄体力,也要吃药。
后来难受的受不了了,脑子突然迸发前几天想的一个问题,人生的幸福,是不是用苦难换的,消耗完了,也就旮了。今天在吃饭的间隙,脑子又进一步完善了一下。我是财务,会计领域有一个恒等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这样下来,如果过度消耗了,期末余额就是负的,如果有积蓄,期末余额就是正的。这个余额,就指的幸福的余额。这辈子的生活形式决定临终后这辈子为下辈子攒存的幸福余额,如果这辈子的期末幸福余额搞负了,下辈子续接的期初幸福余额也是负的,下辈子可能一开始先得进行受苦还债,这就是每个人开始生活状态不同的原因吧。这样子,有些东西,可能就与佛教推崇的信仰有些地方一致了,本期增加就是我们累积幸福余额,通过受苦受难换取幸福,通过积德行善积累福报换取幸福。本期减少或许就是我们平时感到不难遇到的幸福时刻吧,我们在享受的幸福的同时,也在消耗着我们努力积攒的幸福余额。这样子,还是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多多行善事吧,自己开心,给世界增添一份爱,也能积累自己的幸福余额。
对照我自己目前的人生,想到也许我期初的幸福余额负的太多了,截止到现在,还在处于不停偿还状态。想到这里,心情悲伤到了极点,动情了,也不想在蓄能量了,饭吃了一半,收拾包袱落寞离开,无能为力。但也许,本身是我性格比较悲观吧,远离了很多幸福。
当然,现在还存在一个疑问,到底人是在什么节点要死呢,还没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