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培养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 --玛丽.居里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今年五月某天,我收到来自本科母校魏门师弟张梦源同学发来的邀请函,邀请我参加魏门2018年的毕业生欢送会,并希望我能以师姐的身份写一篇文章作为分享,届时将汇总所有人的文章编辑成毕业纪念文集。我的第一感受是,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既然文体内容不限,那我就写一篇关于魏老师的文章吧。
其实早就有写一篇跟魏老师有关的文章的念头,但是却一拖再拖,原因有二:一是自己才疏学浅、文笔不佳,担心写不好;二是魏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太过崇高,即便妙笔生花,也难以描述一二,因此不敢写。不过,我知道虽然自己写不好,但是魏老师肯定不会因此责怪我的,不如乘此难得机会,写一篇小文,既是作为魏门2018年毕业会的分享,也算是表达对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魏敦友先生的崇拜和感恩之情。
一、101阶梯教室
2004年的秋天,南宁骄阳似火,广西大学101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法学院一群大一新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宪法课,教室讲台上站着一位和蔼可亲又精气神十足的中青年教授,他声如洪钟,又神采飞扬,不仅谈古论今,且学贯中西,这就是我们的宪法老师--魏敦友先生。
在他的课堂上,我知道了推进中国收容制度废止的孙志刚事件,这个27岁的大学毕业生,用生命的代价将我国的“收容制度”变成“救助办法”;我了解到了中国宪法第一案--齐玉苓案,开创了中国宪法作为民事审判依据的先河,对于中国宪法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魏老师跟我们聊"苏格拉底之死",讲述很多这位为了维护雅典法律权威而放弃逃亡机会饮下毒酒的古希腊先贤的逸闻趣事;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师生相处模式也是魏老师相当推崇的,亦师亦友,勤于思辨,敢于质疑,当说到亚里士多德那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时,魏老师的激情更是感染了所有人……
魏老师的课总是特别有激情,特别引人入胜,又大气磅礴,不仅笑声不断,还特别启迪心智,上他的课我总是生怕漏听一个字。对于刚刚经历过高中阶段填鸭式教育的大一新生,初入大学,就能遇见这样才华横溢的老师,我想小伙伴们肯定跟当时的我一样都彻底惊呆了吧。
跟其他课程大家都习惯性往教室后排占座的情形完全不同,魏老师的课大家都抢着坐前排。魏老师会经常跟我们分享他写的文章,还谦虚地说是因为跟我们交流给了他写作的灵感,他会打印一些拿到课堂上分给大家,坐前排的同学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快就被抢光了。
由于魏老师的课太受欢迎,每次上课都得抢座位,因此一到有魏老师课的当天,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起的比平常早,我们宿舍还采取了部分人去买早餐,部分人先去教室占座的策略,即便如此,也没法每次都占到前排的座位。
魏老师鼓励大家提问,他说“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只要能提出问题,就值得肯定,所以上他的课不会有任何压力;魏老师也从来不点名,因为他觉得学生逃课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老师的问题,魏老师的课我是绝对不会逃课的,反而上不够,在我看来,逃魏老师的课简直是巨大的损失;魏老师在考试问题上从来不为难大家,因为他觉得教会学生思辨,让学生喜欢上法律更重要,冷冰冰的分数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是认真上他课的学生,基本都能拿高分。
西大曾经有一个传统(现在还有没有我不清楚),每年会评比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每一年的评比活动,魏老师都是高票获选,因为学生们都很喜欢他,可谓实至名归。
二、我与魏老师的结缘
所谓“爱屋及乌”,其实大一时候的我对法学是没有产生什么兴趣的,枯燥的《宪法学》教科书更是味同嚼蜡,但是因为喜欢魏老师,我踊跃报名参加了学院法学社举办的宪法知识竞赛,并且跟另外两位小伙伴分工背下了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宪法宣传日当天举办的宪法知识竞赛中,荣获了第一名。
因为特别喜欢魏老师,大约是在大一的元旦(具体时间忘记了),我鼓起勇气向学院一楼魏老师的信箱里塞进一份新年礼物,大概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魏老师记住了我的名字吧,在大二的外国法制史课堂上,他就总是喜欢用我的名字来举例,以致于我特别不好意思,但其实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因为魏老师记住了我。
渐渐地与魏老师的联系多了起来,我会在每个节日里给他发短信祝福,他总是会回复我,并且鼓励我多读书、多思考。
有一天晚上路过法学院,我看见魏老师办公室的灯亮着,犹豫踌躇了好久,担心打扰老师,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敲响了魏老师办公室的门,他很热情的喊我进去坐坐,我说想问老师借本书来看看,魏老师特别高兴。
进了办公室,我大吃一惊,这是我第一次在一间办公室里看到这么多的书,两边的书架塞得满满当当,办公桌面、茶几和沙发上也全是书,甚至连地板上都堆满了书。当我惊呼于老师的藏书之多时,魏老师又兴高采烈地指着一个纸箱说,那是刚去上海出差在三联书店淘到的一批书,刚刚邮到。
由于沙发上都堆满了书,魏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地整理了沙发,腾出一个位置给我坐。那天晚上聊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魏老师的博览群书和爱书之情,令我彻底折服。后来我问他借了一本书名很吸引我的小说--法国女作家波伏娃写的《人都是要死的》,回去后我认真品读,读完之后还写了一篇读后感附在书里一并还给魏老师。
若干年后,我早就忘记读后感这件事,一天突然收到魏老师发来的短信,说他在整理书籍的时候,再次翻出了夹在书里的那篇读后感,还夸我写得不错,应继续多多练笔。我听后惭愧于自己早就荒废了写作,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同时也感动于魏老师的心细,竟然还能记起这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
大三,我打算报考西南政法的研究生,但还有所犹豫和迷茫,我再次找到魏老师,当他得知我的想法时,非常高兴,他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多读书,尤其是去到更好的学校,并且鼓励我、给我信心,有了魏老师的支持,我更加坚定了考研的想法。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和一起报考西政的另外三位同学都顺利考上了西政,当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魏老师时,可把他高兴坏了,并且还非常热心地帮我们联系了一位正在就读西政的师姐,请她在复试时给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正是由于魏老师的引荐,才使得我们在去重庆面试时非常顺利,少走很多弯路。
复试很顺利,我们四个人都被录取了,本来应该是作为学生的我们去专程答谢魏老师才对,没想到的是,魏老师为了祝贺我们,竟在西苑餐厅专门为我们安排了一场宴席,还特别邀请了学院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一起参加,令我们特别感动。
在本科毕业论文选导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魏老师,由于是双向选择,我担心选魏老师的学生太多,自己会落选,结果很开心,魏老师也选择了我。
我在本科毕业论文的致谢里其中一段写道:“本文是在魏敦友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魏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以及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对我产生重要影响。您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每次跟您交谈都让我受益匪浅,从您身上不仅学会做学问之道,而且学会做人之道。”
三、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交朋友
是的,魏老师不仅教会我做学问之道,也教会我很多做人之道。
本科毕业,即将踏上新的求学路之际,魏老师发来短信寄语: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交朋友。这短短十三个字,凝聚了魏老师对我的厚爱和厚望,我反复咀嚼,细细品味,并将魏老师凝练的这十三个字作为我的学习和生活指南针。
由于读研的机会来之不易,加之魏老师对我们寄予的深切期望,研一阶段还是比较努力的,就读西政的我、春玲、志凡、卫国,加上重大的彭振,我们组成了一个读书小组,目标是一周读一本书,然后周末聚在一起讨论读书心得。
我们一起读了不少经典法学著作,比如《社会契约论》、《联邦党人文集》、《为权利而斗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以及魏老师非常推崇的邓正来先生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等等(具体书目有点记不清楚了),正是这个一起读书的阶段,不仅点燃了我对法学的兴趣,也进一步开启了我的法学思辨能力。可惜由于种种原因,遗憾的是我们的读书小组不久就中断了。
在西政读研阶段,印象中魏老师应该来过重庆两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论坛,每次听说魏老师要来,我们都欢呼雀跃不已。记得研一那次全国法学界的法史年会上,在魏老师的引荐下,我们还认识了很多法学界的大师,魏老师一有机会,就会把我们介绍给各位教授认识。魏老师人缘特别好,跟各大高校的教授都很熟悉,我想,魏老师性格这么好的人,想人缘不好都难吧。
那次我们还一起在雨中爬歌乐山,数完了歌乐山的1965级台阶,魏老师步伐矫健,一直遥遥领先,把我们这群年轻的后辈远远甩在后面。记得那次短暂相聚后的告别,我还为此写了一首小诗:“邕城一别自难忘,游子在渝梦故园。师生再聚情更切,歌乐山上笑开颜。”
虽然本科毕业了,但与魏老师还是一直保持着联系,魏老师出版的书籍,我会第一时间买下来,魏老师写的博客,我也会经常去关注。
研究生毕业后,我回桂林工作。魏老师每次来桂林必定会联系我,百忙之中还不忘喊我一起小聚,我也因为魏老师的缘故,认识了不少大学老师和新的朋友。哪怕是途径桂林,不能见面,他也会发来短信问我近况安好。
记得有一次魏老师来桂林,我们当天晚上一起晚饭,因为与魏老师聊得意犹未尽,但魏老师又急着赶火车回南宁,魏老师提议一同步行前往火车站,又可以与魏老师相处一段时间,我自然欣然接受。
那天晚上桂林淅淅沥沥下着小雨,魏老师的步伐还是那么地矫健,以致于我得迈开大步才能跟上,一路上魏老师跟我分享他的见闻,分享他最新的文章,也很关心我的近况,并鼓励和督促我。六公里的路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平时很少走路的我,居然一点都不觉得累。
看着魏老师走进火车站的背影,转身看见魏老师头上的白发又增加了不少,已不再是当年101阶梯教室里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突然觉得时光易逝,老师已经开始变老,想到此番离别,不知下次相见又是何时,竟不免伤感起来。
但是,魏老师说过,“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告别”,今日的告别,是为了明日的相聚;告别昨天,才能拥抱明天;告别过去的自己,是为了迎接崭新的未来。
四、结语
十几年前,魏老师放弃一线城市的优渥和繁华,选择南下邕城,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偏僻城市,仅仅是为了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学术研究,并且转变研究方向,从地位显著的哲学转入不受待见的法学,用他的话说是从哲学的“鲫鱼”成为法学的“小虾”,在这个越发功利和浮躁的当今社会,魏老师选择做一个纯粹的学术人,这样的治学态度令人钦佩。在南宁的这些年,魏老师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文章作品不断,尤其是对邓正来先生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进行了深刻解读,并创立“新道统法哲学”体系。
同时,他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对待学生的无比厚爱,对待青年学子的谆谆教诲,令人动容。
毫不夸张的说,能有魏老师这样的学者,是中国法学界的幸运。当然,能遇到魏老师这样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幸运。
魏老师是我的贵人,是我的精神导师。他为我拨开云雾、指明航向。他亦师、亦友、亦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