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销售行业是个流动性很大的行业。刚刚工作的伙伴们,我想和你说: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老换游泳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个不会做事的人,老换工作是解决不了自己的能力问题的。
我们都需要相信时间的力量。人生是长跑而不是短跑。现在我的长辈们都90岁左右了,退休是60岁左右。等我们老了的时候呢?活到150岁不无可能哦。就算我们活到120岁,三分之二就是80岁。如果80岁退休的话,才工作了几年么?50到60岁时,职业生涯可能才刚刚步入正轨吧。开始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迷茫,做事情从0开始,总归很笨的感觉,也有可能会被职场老人嘲笑,甚至自己开始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有问题。然而慢慢大家都熟了,上手了,为什么又有人做的好,有人做的不好呢,甚至5年或10年以后,可能就是层级的差别呢?曾经不屑的那些傻子选手,能省事非要多干,不管自己的事,非要搞明白人,最终却反而容易成为那些牛人。这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在给自己铺路……一生那么长,开始的时候,你给自己就套上了枷锁,呆在舒适区,一动不想动,手边有一块饼,绝对不去够远的可能好吃的那块,虽然活得可能很安逸,很舒服,但是也就限制了自己的路。而那些勇于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的人,他们遇到困难挫折不是否定自己不是逃避而是总结经验,找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吧,他们这么做是在给自己的路加宽。那路越窄越好走还是越宽越好走呢?
有一个效应: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240分。社会记分规则其实也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持续的时间又长,赢的机会就会更大。 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回到我们工作上,每天大家都是24小时生活,8小时工作。我们把每天的工作当成一次投掷保龄球,有的人工作三四个月就换公司,刚刚上手,刚刚摸清门道,可能刚会拿球而已,换了个地方又从0开始,没有积累,拿什么和别人比?而没换工作的,三四个月后大家基础动作都会了,但是每天10个瓶子和9个瓶子,在几个月后,会带来怎样的差距呢?
最后送给自己一句话,无论在什么境况下,尤其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辜负现在这么努力的自己。用时间证明,沉淀自己,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努力工作的同时乐观的设想未来美好的自己,每天朝那个方向努力,最终你一定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