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的时候,无意间同事们聊到“五更天”如何如何。于是我就,在想所“三更半夜”、几更什么的到底是几点?
三更就是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到次日1点。依次类推,五更应该是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
这个问题其实还好说。可是,午时三刻到底是几点钟?一般来说,一刻钟是15分钟,那么三刻就应该是45分钟。如此算来,午时三刻就应该是11点45分。
然而,午时三刻,大约是正午12点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一天被分成了100刻。一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一天就是1440分钟。那么一刻就是14.4分钟,约等于15分钟。
一刻钟不是精准的15分钟,而是约等于15分钟,这一个重要的差别导致了,午时三刻应该是正午12点,而不是11点45分。
这个情况,使我想起了我在初一时上的体育课。那节体育课很奇怪,居然是在室内上的。老师好问道:篮球框的高度是多少?我举手回答道:3.048米。老师说: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3.05米。
当时我就心说老师果然是教体育的,而不是教数学的。老师们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仔细想一想,篮球框的高度为什么是3.05米,而不是3米?3.05米和3米差很多吗?仅仅相差0.05米,对于篮球框到地面的距离3.05米来说,差的很少。既然差别很少,为什么要很在乎这0.05米呢?
背后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篮球框到地面的距离是10英尺。1英尺等于0.3048米,10英尺就等于3.048米。因为3.048米,和3.05米的微小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课本上才写篮球框到面的距离是3.05米。
一刻钟是14.4分,约15分钟;篮球筐的高度是10英尺,约3.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