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被表象迷惑,根源就在于把自己当成了唯一的 “评判标准”。对偏爱的,便如获至宝般亲近;对反感的,便如避蛇蝎般排斥。这颗区别心一旦冒头,便会带着预设的偏见给人贴标签:符合我标准的就是 “好”,不合我心意的就是 “坏”。却忘了,个人标准不过是主观偏好,从来不是丈量世间的真理。自古有云“万法止于一则正,有二则非”。言行相悖即是 “二”,心口如一才是 “一”。 说到底,“正” 的根基,是那颗 “人我不二” 的平等心。不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 “评判者” 位置,也不把他人推向非此即彼的 “对立面”。见了温顺的,不急于攀附;遇了直接的,不忙着疏离。就像打量一棵树,不先盘算 “它能否结果”,只看它扎根深不深、枝叶茂不茂 —— 这种不带预设的观照,才是真正的 “看见”。 心里没了偏见的疙瘩,眼里的人和事就清透了。看得清,才能想得明;想得明,才能做得对。就像老木匠量木取材,心里没有 “这木头必须做桌子” 的执念,只看它的纹理和韧性,该做梁就做梁,该做榫就做榫,自然怎么都合宜。由此可知,只有人我不二的真平等心,才能有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判断,有了正确的判断,才能有正确对治一切的方法,从而战无不胜无坚不摧,做什么都是乐而没有苦,做什么都能成功没有失败。
全心全意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