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对于年过四十的人来说,人生已然过半。我们的生命活跃的时期无非在五十之前,这样说来我们这样的人最有活头的岁月不过仅剩十年而已。知晓这个浅显的道理,我们已经有了养生的念头,希望自己在未来的二、三十年能够过得健康、快乐。
人到中年的我们,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近况时,总是需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让自己向前的速度慢下来。我们开始思考人生,感念生命的意义。
我们总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年前发生的几件事情太过唐突,甚至是太过荒诞,让我大惊失色,慨叹人与人的不同。
其一、一位十六岁的花季少女于夜晚邀约几位同学河边喝酒,不幸的是一失足掉进河里,淹死了。意外啊!大家正在扼腕叹息的时候,女孩的父亲接到女孩同学的手机短信:“叔叔,我要去陪她了。”发短信的是女孩最要好的男同学。等女孩的父亲惊慌失措地联系上男孩父母的时候,接到的消息却是男孩在头天已经从十六楼飞身跃下。结果可想而知。
其二、二十七、八岁的女孩和二十一、二岁的男孩谈恋爱。春节将至,两人讨论去女孩娘家的事情。女孩要求男朋友给父母见面礼一千又二,男朋友坚持八百的礼金。女孩一赌气,尽然采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一场姐弟恋啊!
其三、一打工小伙年前找老板要工钱,称不干了。大堂经理告诉小伙,饭店的规矩是正月初十方能给员工结账。也许是经理的说话声太大,也许是经理说得不够委婉。经理的话一出口,打工仔已经冲到三楼跳下。老家来的爷爷急匆匆从一楼跑到三楼时,小伙却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生命已逝!
死去的人结束生命的方式何其简单,何其草率!她们不知道,生命不仅仅属于她们,其实也不属于她们。
一条生命的远去,让身边的亲朋好友伤心欲绝,何况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啊!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采用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者,无疑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中国人一生讲究的“忠孝仁义信”,古人纠结的是忠孝这样的大是大非,常常说忠孝不能两全,屈原投江是追随忠的大义,不能说不孝。我们常常听到因为救人失去生命者也是大义。人的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民族大义的时候,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那叫苟且,不是值得表扬的事情。但是,年轻的生命因为芝麻点大的事情说结束就结束,何其荒唐啊!
现在,许许多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大量的阅读如《盗墓笔记》之类的作品,国产连续剧也喜欢加点玄幻元素,让观者乐此不疲,人们幻想着千年的穿越。殊不知,生命哪来的穿越,失去了就失去了,死不复生。
现代社会及早结束生命者愈来愈多,或为情所困,或因为无法医治的疾病,或因为生活的压力,原因诸多不同,我们无法一一探究。
我们都在追求健康,殊不知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身心的健康,我们更多的重视体格的健壮,却疏忽了心灵的健全。我们作为父母,除了给孩子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外,我们更多的是给孩子陪伴,正所谓沟通无极限。父母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心灵的成长,学校也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大环境也是很重要的,社会舆论取向也是对人内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微信的联系方式的发明,无疑是节约话费的重大事件。微信里分享着我们的喜悦,晒着我们的幸福,传递着发生在各地的奇闻异事,也转了许许多多的生命感悟的文章,美其名曰“心灵鸡汤”。我们忙于点赞的同时,有甄别地打开看看,不仅仅是欣赏它华丽的辞藻,绚烂的图片,更多地去体味他人好的人生感悟,给我们以心灵的洗涤。
我们有空的时候,常常带孩子到书店去转转,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自己也偶尔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增长知识,消磨时光。手机上的电子书籍和我们用手触摸的书籍,真实感是完全不同的,体会也是差别很大的。不信,你试试看?
我们追求长生,甚至永生,我们大炼丹药,但是永生的密码我们还没有破解。不能永生的我们就追求健康吧,身体健康,心智成熟。让更多的欢乐围绕我们,让我们生下来之后,健康的活下去。
珍惜生命,远离荒诞!
龙泉剑客
二O一七年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