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种需求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其实,五种需求并不是像现实生活中的考级一样拾级而上,即低一级的需求完全被满足之后,才追求更高级的需求。而是五种需求在一个人的心理中都会出现,只是被需要的比例不同而已。如果说一个人的生理需求即生存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在Ta的概念中,活下来最重要,此时不大会考虑社交甚至实现自我的需要。
在亲密关系中也是这样,我遇到一个个案,目前存在的冲突点是:前男友满足了她的安全需要(不被抛弃)此时她就开始追求高一级的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男友是老实、木讷、不善交流),这是她和前男友分手的根本原因。但现男友正好和前男友相反,一开始两个人呆在一起,她感到激情四射,但大半年过去后,她对他深深地恐惧,理由是现男友虽然理解她、尊重她,但是她觉得他不可靠(安全感没有了),就陷入了两种需求的纠葛中。
当这样的冲突模式在人类中普遍存在的样态呈现给来访者时,她瞬间理解了自己的痛苦和不安,转而接纳了自己的这种情绪。当一个人接纳了自身问题时,改变的力量会从她的心底涌动出来,问题也便从死循环中跳离出来。
问题本身也是有意义的,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只有当它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通过自己的行动满足它的需要,它才会离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