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和《红与黑》,看了一遍,都逃不过悲剧,不知道为何这些大文豪怎么这么爱写悲剧。
包法利夫人被情人抛弃,不堪忍受痛苦,服毒自杀,可怜的是,他的丈夫深爱着她,因为她的死,也悲伤而死,留下他们可怜的孩子无人照看。于连被送上断头台,爱人带走他的头颅,枕着睡觉。
我自己感受,悲伤的情绪会让我感觉活得更真实。美好的瞬间才去刻意记录。悲剧才是人世间的底色。
是啊,悲观,是一种远见;悲剧因为与人间底色贴近,往往更震撼人心,有一种永恒的力量。 他们不宠人物,当死则死。 回头一想,自己能记住的,往往都是伤心事,那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藏着这样那样的悲伤,这时候,总有一款悲剧艺术,能与你强烈共鸣,因共鸣而感动而抚慰。 所以,人们真正离不开的,怕是悲剧。 喜剧,花好月圆大团聚,是一种美好的点缀。
关于福楼拜写作《包法利夫人》的故事。讲一个朋友去拜访他,看见他坐在门口痛哭流涕,哭到都哭不出来了,还在哭。朋友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包法利夫人死了。朋友弄清了包法利夫人是谁后,笑着说,你可以不让她死啊。福楼拜说,不,她非死不可,她已经无法再活下去了。她不得不死了。说完了,又接着哭去了。
好的作家,真是融入自己的作品。 那些疯魔的作家,更是被自己的作品吸干 ,不疯魔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