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理解和包容——对小说《断魂枪》的浅陋理解

老舍的小说《断魂枪》,以短短五六千字的篇幅,揭示了一个深邃的主题:在中华文明遭遇西方文明强势入侵时,该如何对待我们文明中的传统?

作者以冷静的笔调塑造了沙子龙、王三胜和孙老者三个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表现他们对待国术(武艺)的三种不同态度,客观地展示了社会变革时期的不同国民性。

要把“五虎断魂枪”带进棺材里的沙子龙。沙子龙代表了国人中的一类——识时务者。曾经的沙子龙,以“五虎断魂枪”为他赢得“神枪沙子龙”的威名,并且创办了镖局。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于是沙子龙很识时务地把镖局改成了客栈,而且绝不再传武艺。“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冷兵器显然已无用武之地。

用武艺混饭吃的王三胜。王三胜乃沙子龙的大徒弟,功夫在一众弟子中自然是最厉害的了。本来靠走镖为生的他们,面对时局的变化,想方设法为自己和家人谋几口饭吃,要不卖艺,要不做小生意,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去师父沙子龙那里讨一点。

醉心于武艺本身的孙老者。看起来又老又残的孙老者,在与王三胜的较量中显示出武林高手的本色。武艺已敌不过西方的枪炮,可他似乎不为所动,依然要找沙子龙,希望沙子龙能把“五虎断魂枪”教给他。

说老舍的笔调冷静客观,也就是说作者对三个人物不带个人的好恶和评价,只是一种展示。人性是复杂的,面对巨大的社会动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只要不是谋财害命、道德沦丧,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批判的。

你能指责沙子龙们没有民族责任心吗?你能指责王三胜们蝇营狗苟吗?你能指责孙老者们不知变通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复杂的人性,这丰富的国民性,恰恰是中华文明的特点——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惟其如此,我们的文明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这就是老舍——文化的自觉者们,对种种人性的思考,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和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最先接触老舍的作品是那一部呢?老舍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说实话,我最初看到的作品是《断魂枪》,像大名顶顶的《四...
    秋实之实阅读 1,224评论 2 2
  • 《断魂枪》是老舍先生的一个短篇,大概五千字,写了三个练武的人:王三胜、孙老者、沙子龙,三个人练武和对传统武术的态度...
    咸蛋螃蟹阅读 4,116评论 29 84
  •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
    人生漫步阅读 469评论 0 0
  • 文/老舍 沙子龙的镳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
    茶点故事阅读 729评论 0 6
  • 夜间的魂技,白日的枪技——从“不传”二字来窥探《断魂枪》之魂 任何一部小说都有其作者赋予的魂灵,因为人物,这个魂灵...
    休讷阅读 5,2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