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大火,网上对这两个节目也是好评如潮,在近几年来各种真人秀节目大火质量却堪忧的大环境下,终于有几档能看的综艺节目了。中央台还是担负着主流媒体的重担,向国人传递了主流价值观,也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朗读者》,《见字如面》这类节目火起来之后网上也开始讨论阅读这件事。究竟读书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又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对于这几个问题,我想我们都值得去思考。
读书是什么?
说起读书,我的眼前浮现了好几个画面,画面一是有一天下午我坐在图书馆的窗户旁边,阳光特别暖,我在看一本游记,书里得描述让我想立刻踏上旅途。画面二是我在高中的教室,翻看柴静的《看见》,有几次我控制不住的掉下眼泪,因为感动。画面三是我在火车上碰到一个女生,她在拥挤的车厢里拿着一本书在读,很安静,别的人都在玩手机,聊天,吃吃喝喝,只有她一个人在看书。可能于她只是做了一件想做的事,可是在我看来,在阅读如此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她值得敬佩。
我觉得读书是一个很随意的事情,不用在意场合,时间。并不一定非要像一些书里描述的那样,坐在咖啡馆里,阳光洒在书上,端起桌子上的咖啡抿一口,翻过一页书,嘴角扬起。读书不应该非得追求一个环境,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读书应该是一个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要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反而失去了乐趣。
为什么要读书?
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答:“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
确实,我们不能记住我们看过的每一本书,但是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在书里,你可以进入你从未进入过的世界,比如《海底两万里》;你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十万个为什么》;还可以去体会诗意的世界,比如《顾城的诗》。
读书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本书,一是《看见》,二是《平凡的世界》,这两本书我看过不止一遍,每次的感动依旧如初。《看见》这本书让我整个人变得平和,柴静是一个温和的媒体人,温和的同时她客观,理性。里面有一章是关于药家鑫杀人案的,最初知道这个案子的时候,我觉得药家鑫太过残忍,太过暴戾。可是看了《看见》后,我不再一位的批判药家鑫残忍,而是去关注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媒体人,柴静带我们去看药家鑫为什么会杀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个单纯的记者给我们报道了这起事件。从这里,我开始变得平和,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想问题,多维度的看待问题,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平凡的世界》让我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孙少平的坚毅勇敢,田晓霞的舍身救人,以及李向前的新生之路,都让我印象深刻,我学会了去珍惜,去坚持。
我记得初中政治课有一节是关于人生意义的,老师问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那时候就在想为什么人生非得有意义。现在也有很多人在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有很多事是没有意义的,读书某些时刻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消遣,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通过读书我可以看到很多别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带给我感动,带给我思考。我依然记得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那时候觉得这文章写的太好了,王勃简直是个天才。那种美好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于读书一直怀有特别的喜爱。
读书的意义不在于炫耀自己读了多少书。
读书的意义也不在于记得每一本书的内容。
读书的意义更不在于去寻找读书的意义。
我个人认为,读书是很私人的一件事,这件事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做了是对的,不做也不能说你错。
有句话很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读书,或许能给我们创造一个诗意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