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睡的人。——引言
有没有这种可能,虚伪一点可以活得更真实,一味想活得真实其实很虚幻?
经典场景。老公在外面抱怨和老婆争吵频繁。这时候朋友甲发言,“你连各种刁钻的客户都能搞定,只要愿意,怎么会搞不定老婆?”他不愿意。因为老婆不是客户,连回家都要演,岂不是太压抑?莫名的委屈与屈辱感。可能无法具体的描述,但是有一些执着,他不想放弃。
于此,生出了那么多的拧巴。拧在,这些执着总有美好的名字,感情、梦想、自尊。繁杂世界的救命稻草,一步步退让,向内抵达这条线时,决不再退。决绝又依赖。可是,现在眼前的事件,和内心的“执着”,真的要互相纠缠吗?
继续“他”的故事。家人朋友恋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付出,大概分三个层次由低到高:维护个人形象的需要(简称装的)、责任感、爱。可以皆有,权重不同。如果爱占足够高的比例,或许就不那么容易生气郁闷,他愿意说一些话哄她而不觉得假或憋屈。更多的情况是,前两项权重更高。虽然“哄”这个行为的物理上是一样的,若非真心日复一日,“他”会很疲惫吧。因为心理上得不到回家的放松:执着于“温暖的家”、“在家里就该卸下一切伪装”,同时又不知道怎样包容才不会不开心。
水满自溢而杯中水不减,圣人。然而,人非圣人。如果抛弃词语的褒贬性,只保留含义的基本,虚伪即做出一些非发自本心的行为,以达成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这就是善意的谎言,只是我们把它从利于他人扩展到同时利于自己,更日常的使用。
如此,他通过“哄老婆”这个“虚伪”的行为,得到了温暖的家这个目的。一开始是并不完全情愿的,但是"温暖的家"这个环境,潜移默化感染彼此,使他想通了之前的执着,破除了“我执”,活得更加豁达。类似的例子,对一个人有好感,刻意去接近,一个理性的开始,只若是善意,也这样获得了真心的朋友。伴随亲密的增加,我们像丢掉拐杖一样,丢掉了“虚伪”。
我学车时,科目二挂科了。驾校同学和教练围上来安慰我,或者给我建议:他们有的以为我哭了、要不就是失恋了,有的觉得是因为没有给红包。大概就是这样一些神奇的判断。其实我一点也不难过,至于原因我知道不过是因为反光。听到此处,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抵触和“冤枉”。敏感的察觉到,对语境下的关于自己的歧义进行纠正,内心抱怨对方的不理解。隐含着极轻微不悦的纠正,演化成争执和冷漠。太多的“我”。
回到故事。执着于他人对自己做出的不符合事实的判断,绞尽脑汁反驳辩解,或者索性认为世人皆傻,不理罢。无论哪种,愿望和行为笨拙地互相阻碍。如果“虚伪”一次,回答“就是您说的这样呢”、“是呀,难过死了”,这样会如何?原来死死盯住“我”的执念,分一点给别人呢? 或许会注意到,这些听上去不靠谱的理由,对于他人是切切实实的经验。萍水相逢,却得到了一面之缘的人们朴实的关心。
“因为和你关系好,才在你面前真实——才对你生气“,两个人都不低头,走到死胡同。即使不能把生气关机,站远一点,暂时转换成对待客户的”虚伪“模式呢?若是报以善意,便不是贬义词;若是报以善意,和好的愿望,就是生活的智慧。感性的飞马,驭以理性之绳,最好的距离。那些不愿放手的真实、执着,就像孩子的赌气,任性的要把世界掰成自己主观的样子。虽然能够冠以美丽的名义,但终究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个装睡的人。
永远不醒也不失一种幸福,但若想醒,还是趁早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