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考上市重点高中,是件很开心的事,但上学不到一个月,就哭着跟妈妈说:“我不想上学了,摸底考试没考好,上课老走神,作业不专心,背东西也背不会,看到别人专心学习自己就心慌,越着急越学不进去,完了,我没法上学了......"依依妈妈很紧张,不得已跟学校请了三天假,在家的时候孩子好些,但一提上学孩子还是抵触。
本来优秀的孩子,到学霸云集的环境,一时接受不了名次不靠前的现实,有焦虑症状。其实这是很多孩子要面对的事,当下社会发展快,压力大,焦虑症、抑郁症现象已经走进孩子,严重的弃学、自残,甚至跳楼、离家出走等,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孩子维系家庭的欢乐,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发展成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焦虑症状能提前识别,并且能正确引导,就可以让孩子远离焦虑。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的作者吉祥老师,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辅导硕士,这本书结合她多年临床经验,给处在现代紧张生活节奏中的人们带来福音,针对成人焦虑和儿童焦虑,书中有很多实操的方法,帮助我们认识焦虑,释放焦虑。其中针对青少年焦虑,从原因剖析到如何应对,都有专业指导,帮助父母养育不焦虑的孩子。
一、青少年焦虑征兆识别
孩子焦虑症兆有哪些?书中提到主要有以下9种:
1、上课或者做作业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
2、在相当长时间里出现睡眠问题,要么特能睡,要么睡不着觉,甚至有梦游、做噩梦等情况,年龄小的孩子还有可能尿床。
3、在持续的一段时间,饮食习惯和行为有明显改变。比如孩子以前一顿吃一碗饭,但最近他一顿能吃两碗饭,以前爱和同学出去玩,现在闷在家里不出门。
4、情绪冲动易怒,或者焦躁不安。不能让人说,一说就“爆炸”,常跟父母顶嘴,没法控制情绪。
5、消极低迷状态。凡事不往好处想,总担心考试考不好,或者跟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等等。
6、常觉得精神紧张,很疲惫,休息不过来。
7、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即便没遇到什么事儿,也动不动就哭。
8、很固执,错的事情也拒绝调整或改变。
9、经常抱怨肚子痛或者身体不舒服,但检查也没事。
上述症状符合5条或5条以上,孩子很有可能患上慢性焦虑症,父母要注意。
二、为什么焦虑?
孩子年龄小小,为什么会焦虑?《家庭焦虑情绪手册》中说到,儿童焦虑的4个诱因:
·和父母情绪失联
·学业压力
·校园霸凌
·同辈压力
1、和父母情绪失联
父母平时关注孩子少,孩子有情绪时,父母体察不到。
尤其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身体正发育;心理上,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定位;认知上,有更多维度的思考,情绪上,会因为青春期荷尔蒙紊乱,大起大落......面对这一系列的成长问题,如果和父母很少沟通,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会很迷茫,有些事情不知跟谁说。
往往是孩子跳楼,或者抑郁、自残,家长才惊讶发生了什么,平日没注意到孩子有异常。虽然每天都回家,但彼此交流少,孩子情绪不稳定时,你没有察觉,这是情绪失联。
2、学业压力
在社会大环境下,难免遇到这样的问题,无论家长对孩子要求高,还是孩子自身要求高,因为学习“压力山大”产生焦虑。
3、校园霸凌
孩子在学校被霸凌欺负,不敢跟家长说,自己忍气吞声,但又很恐惧。有部电影叫《悲伤逆流成河》,说的是学校霸凌合伙欺负一个女生,各种排斥、造谣、诋毁等,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最后被逼跳河自杀。
4、同辈压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很看重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如果被别人排斥、嘲讽,孩子心里难以接受。还有的孩子本身内向不合群,但希望被认可,为融入他人,他勉为其难去做些自己本不愿做的事,努力想被接纳,因此产生焦虑情绪。
三、如何帮助孩子缓解焦虑?
首先,建立情绪连接。
父母接纳孩子情绪,不仅是孩子开心时的积极情绪,更重要接纳消极情绪,有些家长喜欢孩子开开心心,孩子不开心时不懂得如何处理。比如孩子和同学闹矛盾生气,或者考试考不好难过,家长却说:“多大点事,这也生气。”或在孩子哭的时候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许哭。”
这是在否认他的情绪,孩子认为,我难过是不对的,我被人欺负,回来还得挨吵,他怕你吵他,以后不再跟你说。如果孩子有情绪,不跟你交流,父母就很难发现孩子情绪有问题,更没办法帮他疏导,所以,不要只接受孩子开心、积极的时候,要接受他全部的情绪,无论开心、生气还是愤怒,往往越是这个时刻,孩子越需要你。
有的父母经常批评孩子,指责孩子这不好那不对,孩子根本不愿和你在一起,更别说沟通,假如有人总批评你,评价你对错,你见了他也想躲远些。
有家长说我现在想跟他沟通,但孩子拒绝怎么办?作者吉祥说,你可以向他请教,比如孩子爱玩游戏,你想打开僵局,增进亲子关系,你可以下载同款游戏软件,请教孩子,让他教你玩,增加互动的同时,他也有成就感。生活中家长适当示弱,请孩子帮忙,让孩子有价值感,也是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
第二、缓解学业压力。学习压力大是客观事实,不好改变,但作为家长,孩子“压力山大”,我们要更多地给到孩子自信,平常多夸赞孩子,同时注意别要求太高。
1、夸赞孩子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夸孩子要称赞他学习的过程和他在过程中表现出的品质。注意夸奖不要侧重夸天赋、夸成就或比较型夸奖,要夸努力,夸品质,并且随时夸。
“孩子你真聪明。”这是夸天赋。
“孩子这次表现不错,考了前三。”这是夸成就。
“孩子不错啊,有进步,下次你要考过谁谁谁,比他强。”或者“你看谁谁谁又考了100分,我觉得你不笨,下次你也考100分。”这是比较型夸奖。
夸天赋,如果孩子做不好,会认为我笨;单纯夸结果,如果做不好,父母就不认可,孩子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敢做有挑战的事;比较型夸奖,你看谁谁,嘴里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一方面引发孩子的自卑感和羞耻感,一方面引发孩子攀比心和嫉妒心,还有可能导致孩子间相处不好,之前网上曝光过某中学的孩子是班级第二名,总也考不过第一名,后来用刀子捅死第一名的惨事。
上述夸奖方式,增加孩子焦虑隐患,考不到好结果,就得不到爸妈认可。父母应该怎样夸孩子,不给孩子压力,真正帮孩子建立自信?
要注意,侧重夸努力的过程,无论结果怎样,引导孩子更看重过程,不强求结果,孩子就敢于迎接挑战,继续努力。
另外注重夸孩子品质,而不是提更高的要求。有些家长心急,在夸孩子的时候,总对孩子抱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比如:“宝贝非常棒,这次考进前十名,加油,下次争取进前五!”
这个夸奖不但侧重结果(进前十)的表扬,还提出更高的要求(下次进前五),能进前十对孩子来说已经不易,你还要他进前五,孩子压力更大。
放下高要求,侧重夸品质,这样夸:“考进前10名,你太厉害了,上次你说课程跟不上,我还担心,结果你的抗压力这么强,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妈妈看到你每天很努力地作业、复习,妈妈为你这种韧劲和坚持感到骄傲。”
侧重于过程,考这么好的成绩,是你平常努力的结果。夸品质,对孩子来说属于可控范围,夸他能坚持、有韧劲、抗压力好,孩子更注意发展这方面的品质,而如果期待下次进前五,孩子感觉难,就会焦虑。
书中还说到,要随时夸。不要在孩子眼里,你的夸奖多不容易,只有在拿到好成绩的时候才会夸。我们平常要多练习夸孩子,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譬如孩子帮忙做家务等都可以夸,孩子得到更多认可,就会更自信,更有成就感。夸的方式不局限于语言夸奖,还有肢体夸奖,如拥抱孩子、跟孩子击掌等,来表达你对孩子的认可。
这里切忌父母不要刻意给孩子施压,尤其对高中生,本来压力大,你强调要是学不好,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出人头地,将来没房子没车等,孩子就更焦虑,要正确引导孩子,从各个层面建立孩子幸福感,成就感。
第三、拒绝校园霸凌
孩子面对校园霸凌的时候,有的不愿意跟父母说。原因很多,害怕被父母骂,“他怎么不打别人,就打你呢?”还有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也有觉得跟父母说了也白说,他不理解你。不敢跟父母说,独自面对,但又很恐惧。
针对校园霸凌这种事,父母从小就要教育孩子,任何人都不可以欺负你,一定要勇敢保护自己。父母平常摆明态度,一旦遇到霸凌,请相信父母,会永远站在你身边支持你,遇到霸凌不是孩子的错,不要单方面要求孩子勇敢,告诉他,父母和你一起面对。
当然,父母不要过激处理,和孩子商量,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基础上一起面对,有必要时可和老师沟通或霸凌家长沟通。
第四、正确看待同辈压力
书中说,家长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要把他当成你的同辈,当成你同事或朋友,一定要做到尊重孩子,不要对他耍权威,孩子人际关系受挫,其实想要认同感,在学校被人排斥,回家也被否定,孩子情绪自然消极。像同辈一样尊重孩子,赢得孩子信任,做他的支持者,孩子有问题才愿意和你一起面对。
以上针对不同原因,父母应该怎么帮孩子缓解焦虑。其实,预防焦虑的关键,更重要在平常。
四、和孩子如何相处,才能培养不焦虑的孩子
1、用“优秀”代替完美主义
作者吉祥说,“用接纳的爱替代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型父母不接纳孩子,你只有考得好我才认可你。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这种观念不可取,这种完美主义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孩子,对自身挑剔,面对挫折孩子承受不住。
作者强调用“优秀”替代完美,说孩子你很优秀就可以,没必要凡事要求太完美。“优秀”的意思是在大部分时候尽力做好即可,有完美主义信念中好的方面,却去掉完美主义信念中不健康的部分,比如说不切实际的自我期待,对自我太苛刻等。
优秀依然是高标准,但它让父母不再因孩子失败而愤怒、失望,甚至收回对孩子的爱。优秀鼓励孩子接受失败,并且他会明白,在获得成功前经历失败是必然的,当孩子对失败不再感到恐惧,并且知道无论他够不够完美,父母都无条件爱他,接纳他,他就会勇敢面对挫折。
2、同理心沟通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中强调,父母和孩子相处中,一定要做好沟通,沟通阻滞的亲子关系,孩子焦虑,情绪异常,不跟你说你发现不了。如果你是孩子信得过的家长,他有难事自然会跟你说。
如何增进亲子关系,赢得孩子信任?父母注意平时交流中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能带有同理心认真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在跟你聊的时候,切忌不要打断他,父母容易关心则乱,当听到孩子不开心时,急着帮孩子解决问题,或者劝解孩子没什么大不了,没听他说完,一味表达自己,不认同孩子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不愿跟你多聊,说了你也不懂。
孩子说话时,父母注意倾听,并适当回应“哦,嗯”或复述孩子的话,确认理解是否正确。站在孩子立场,带有同理心倾听,体会并说出孩子感受,“我看你说到......的时候,你不开心,我很担心,是不是因为......你可以再多说些吗?"如果你看到孩子的感受,并且你有同理心的表达,"我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我也很难受......"孩子觉得你懂他,理解他,他就信任你,愿意跟你多说些。
之后在尊重的基础上,和孩子分享建议,引导孩子面对问题,孩子更容易接受。建立起安全感,不指责,不批评,能感同身受,哪还有代沟呢?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有问题能正确疏导,孩子情绪得到梳理和释放,就能防患于未然。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愿每个孩子都向阳生长,尽享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