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父爱

在时光长河的潺潺流淌中,每一个家庭都是一座独特的港湾,承载着爱与梦想、欢笑和泪水。在这其中,有一位年仅12岁的姑娘铃铃,她宛如春日里初绽的花朵,有着一头乌黑如瀑的长发,肌肤恰似刚出水的芙蓉般娇嫩白皙,小巧的瓜子脸上,那副近视眼镜后藏着灵动且聪慧的眼眸。162的身高,让她在同龄人中显得亭亭玉立。处于豆蔻年华的她,身姿袅袅娜娜,既有着少女的婉约,又不失孩童的烂漫天真。然而,命运的丝线却在不经意间编织出遗憾,铃铃的成长乐章中,父爱这一音符,长久地微弱难寻。

铃铃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是大人们眼里“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同伴眼中的翘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姑娘,昨天亲口对他的父亲说:“爸爸,你回来了,我感觉我们熟悉的世界突然间多了一位陌生人。”

铃铃的父亲听闻此言,心情是一言难尽,只见他一愣一愣的,不知做何回复。小姑娘长大了,处于似懂非懂的年纪,其实她心里也明白,这些年缺失的父爱,是自己心底的硬伤。

铃铃对父亲说:“你以后多回来陪陪弟弟,不然他以后写作文时都不知道怎么写,如同我一样,当写到‘我的父亲’的作文时,我都是瞎编乱造,假装把自己写得很孝顺。”当这些话从一位12岁的小姑娘口里说出来时,不知道作为当事人的“父亲”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这个旁观者听着就十分扎心。

有一次,玲玲的父亲和母亲吵了几句嘴。母亲情绪有些不佳,她一边骑车一边生气地抱怨着铃铃的父亲。这时,坐在电瓶车后排的铃铃淡定地说到:“妈妈,你生气做什么?今天是发工资的日子,今天人家是金主,你先把工资拿到手,要吵明天再和他吵。没必要生气,你就把他当做挣钱的工具就行了。”铃铃母亲转念一想,好像是这么个理儿,于是,和女儿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原来,铃铃的父亲是一位模具设计师,平时工作比较忙碌。他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上过一年高中的他,眼界还是比一般同样来自农村且只上过初中和小学的人更为开阔。因此,作为80后的他,在刚开始出来打工的那段青春岁月里,不顾家人的反对,花钱报名学习了“模具设计”,之后又出来进厂尝试摸索几年,技术逐步稳定,在行业内也算小有名气。

相对一般普通打工人员,设计师的工资还是很高的,从刚开始的八九千,到后来的一万二三,再到一万五六,今年换了一个效益比较好的厂,加上加班工资,至少每月有一万八九。对于工薪一族来说,也是属于高收入人群了。只一个不好,就是离老婆孩子的租房比较远,开车大约有五十分钟的车程。平时要加班,为了省事,也为了节约油钱,铃铃的父亲总是几天才回来一次。时间长了,铃铃和弟弟也不再过问父亲的事情,感觉他回不回来已然不重要。

听铃铃的母亲说:“在铃铃和弟弟很小的时候,铃铃的父亲总是很晚才下班,等他回到家时,孩子们已然睡了,早上孩子们起床时,他早已去上班了,所以虽然每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却很少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来。”

前两年,铃铃的父亲为了创业,一个人去几百里外的地方与人合伙开厂,铃铃的母亲独自带着孩子在异乡生活了大半年。那段时光,确实是比较艰辛的岁月。由于是创业初期,根本没有多少余钱打回来,玲玲的母亲一边上班,一边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上学,确实也是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和考验。

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铃铃的父亲给孩子找好学校后,把她们接去创业的地方生活。但由于刚开始起步,挣回的钱都循环投资进去了,铃铃的母亲还是得自己上班挣钱养活自己和孩子。

“白手起家,谈何容易。”由于资金跟不上,孩子又嗷嗷待哺,创业坚持了一年多后,只能宣告失败。为了生存,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一家人又只得搬回到原来生活打工的城市。

这一次回来,由于创业失败,还附带十几万的外债。为了尽快还债,为了尽快将生活过好起来,玲玲的父亲找了一家离老婆孩子50km路程的公司上班。平时加班的话就住在厂里,只偶尔回来看看。

生活总是不容易,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挣得了钱,就顾不了家,对孩子的陪伴更是十分有限。又或许,能挣钱的男人总是多少有些大男子主义吧,或许玲玲的父亲多少也有一些甩手掌柜的感觉吧。或许他会觉得,只要给了钱,就能万事大吉吧!殊不知,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成长也就那么几年,一旦做错过,又是多少金钱能够弥补回来?

当我们将目光从铃铃一家的故事上移开,会发现这绝非个例,而是无数家庭在时代浪潮下艰难前行的缩影。铃铃父亲的忙碌,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物质生活,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在他们最需要父亲陪伴的岁月里,他却只能在奔波中缺席。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常常在追求经济富足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却忽略了最珍贵的情感维系。亲情的纽带,不是靠金钱来编织,而是源于日常的陪伴、倾听与理解。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像是一颗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而父爱就是那不可或缺的阳光。

铃铃的话语,如同一记警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敲响。它告诫着所有在事业与家庭间徘徊的人们,不要等到孩子眼中的期待变成陌生,不要等到错过的陪伴成为一生的遗憾,才懂得珍惜。

生活固然充满艰辛,但我们不应以牺牲家庭情感为代价去换取物质。因为那些错失的陪伴瞬间,一旦流逝,便永不再来。让我们在为生活拼搏的同时,也放慢脚步,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因为,只有家庭的温暖与和睦,才是我们在这纷繁世界中最坚实的依靠。或许,这就是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而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将成为我们一生都需用心书写的答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