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今天练习网球时,教练说我动作出问题了,但可以看出我前阵子拉伸放松有效果了,后来教练又说:终于看到曙光了。得到了教练的肯定,有点开心!这意味着在我学网球的进程中有了一个进步的节点。

从去年11月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每周六花半天的时间学习网球,有段时间早上起来对墙打球,匆匆忙忙的打半个小时再去上班。记得元旦假期那两天,天还很冷,我一个人在过街通道打球,终于找到了一些球感。网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锻炼,而是了解自己的身体、思维、运动的一种方式。

学习一门新技能,一位好老师少不了,让你少走弯路、方法见效。之前我学习书法时就有这样的感受,只要认真听,照着老师的方法做,就会看见效果、非常积极的反馈。对于我,无论是学习网球还是学习书法,我其实是尝试学习,没有到痴迷的状态,没有像很多喜欢打网球的男生,自己找网球视频学习,自己主动琢磨。好的教育内容是有粘性的。一位好老师,会让你爱上学习这门技能或者知识,让你持续的想要学习。四年前,我学习书法时,每次也是周六上午上课,第一年我没有缺席过一次课;第二年上课,因为要出差,不得不缺席一节课。那段时间是我觉得最快乐的时光,每次书法课下课回家的路上,一切都变得美好。我也非常感谢当时的书法老师刘昱。

赵教练原本从事测量工作,从小练过武术,在2017年辞掉工作,专心做教练,因为,这正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教练一开始想过做乒乓球、羽毛球教练,但是他看到这两个领域的教练技术水平很高,而且训练方法已然中国化,并且引领着世界的专业标准。转而看网球训练还是西方化的训练方式,于是决定做网球教练。记得教练说过,东方人打网球在世界排名很难靠前,因为目前的训练方式都是根据西方人的体能制定的,并不适合东方人的体能特点,包括篮球也是这样。东方人打网球成绩最好的就是张德培,而张德培则发挥东方人灵活的优势,回避体能不及西方人的劣势,用频繁的跑动取胜。后来,日本有位成绩好的网球运动员,用的就是张德培的训练方法。

赵教练的教学方式就像中国古代的师父带徒弟的方法,并不是像教科书那种教学,第一、赵教练很注重教学中的原理,在网球教学中会讲到很多运动原理、甚至是物理原理、武术、太极拳、还会说到道德经、论语……有时候东一句西一句的,看似没关系,原理是通的,帮助你领悟。思维先通了,动作才能通。我呢,也比较关注原理,教练说的原理,我要搞明白了,才会去做运动,我就会问很多个为什么。第二、在教基本动作后,在日常练习中、长时间相处中给与纠正、教导新知识。记得有一次教练说:教学的时机很重要,说早了领会不了,用不上;说晚了,机会过了。比如某个动作,在正好的时间,可能就是教练轻轻那么一推,学生就领悟了,这是传统武术的教学方式。

教练每周都会在网球群里发起打球活动。报名者倒是不多。经常是1-2个人,有时教练教我一个人。最开始上了几次课之后,我就主动问教练学费的事。教练微微一笑,摆摆手说:不用了。我当时也不明白,教练为什么无缘无故花时间给人讲课呢,教练对所有来一起打网球的人都是耐心教授,包括旁边在打球的老年人。直到有一天下课后的聊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教练说到他的太极拳师父,这么多年来,至少能给5000人讲过太极拳,但凡是来问的,老师父都给人家讲,说太极拳如何好,有的本人没来学太极拳,孩子会来学。赵教练说:“教育就是一种分享。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我遇到了一位真正想教网球的老师,老师已经不是狭义上的老师,不是一堂课那么简单,而是某种知识或者思想的传播者。那次聊天,我们又谈了一些研发课程的思路,赵教练也带过不少学网球的小孩子。在学生特点、课程内容、形式上都给我提了建议,我感慨到:做教育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跨学科思考。赵教练说:“老师是圣人的门徒,不是谁都能当老师的,古代的老师有着很高的门槛。”

说起书法老师,刘昱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很认真负责,课后都耐心解答,有一次明显看出刘老师很疲惫,脸色不好,上课中间还出去接电话,他的家里人生病了,还是一如往常上课。这种教育者的品格源于他的师承。刘老师师承于书法教育家郑彦伟先生,2018年冬天,在琉璃厂大街的某艺术馆,举办了一次郑彦伟老先生的学生作品展。我跑去看展览,正巧赶上郑老师也在,然后我就带着崇敬的心情坐下来,听他和他的学生们聊天,这时旁边过来一位女士,说自己小时候就喜欢书法,但一直也没有学过,问了很多基础问题,郑老师都耐心的解答。那时,年事已高的郑老师还在到处给学生们讲课。没多一会儿,有一位很优雅的女士来接郑老师上课,郑老师随即喊上前面那位想学书法的女士,让她一起上车跟着他一起上课。

教育就是薪火相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