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一词,在佛教里是:给予人们安乐叫慈,拔除人们痛苦叫悲。我理解的慈悲是,不起恶念,不做恶事,平和,宽容,利他。
晚上突然明白,自己做事大多数还是自私的,带着浓厚的小我习气和狭隘,常常以自我的狭小视角出发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心里却自鸣得意。经常带着这种小我,内心会变成一个丑陋的人——自私,偏激,我执,狭隘。
庆山说:对他人的慈悲是,允许对方爱你。很多时候,我们判断,评估,限制,怀疑对方,也经常识图改变对方,并直接或间接的拒绝对方,这些都是常人通用的模式。慈悲是一面湖水,你扔进来什么,我都容纳,不发出声音,只是把你承托。
很多人都做不到,包括我自己,总是带着自己的偏好和感觉做事,却不会去进行内心深度的对话,不曾摈弃那些后天带来的各种习气,要像下雨那样自然,当云朵无法承托她的重量,她就要挥挥洒洒来到人间,不问出处,不寻归地。
想要经历体验大爱,大有趣,大财富,首先,先让自己成为这样大爱,大有趣,大财富的人。
与大家共勉,希望在修行路上,我们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