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早起以及如何养成早起

连续6点起床的第31天,在早起满月的日子里,说说早起这件事儿吧。

从一个爱睡懒觉,睡眠超多的人真的可以转变成一个早睡早起的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就是。先建立信心,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你才真的可以做到。

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时间好像比之前要多出来了很多,我能够更加从容的去开始新一天。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我知道鸡汤不能让你信服,那我就上点干货。

虽然我们都是一天24小时,时间的数量是均等的,但时间的价值并不均等。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这本书里,作者认为,早上一个小时的时间,是晚上一个小时的4倍。


因为我们的大脑,在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之后,清晰性和条理性都是非常好的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大脑的黄金时间。所以你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早上不论是学习外语还是阅读或者做其他理论性强的工作都会比晚上要效果更好,更容易高度专注。

也就是说,你或许只是早上短短1-2个小时的时间,但是这段不受干扰,非常高效的时间里所能给我们创造的价值甚至可以抵得上我们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所能产生的价值。价值的多少取决于你利用这段时间做了什么。

随之带来的还有更多附加价值,比如身体更健康,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生活和工作更加有条理,以上的这些都有了,那其实你离梦想也会更近了。

那如何更好的开始早起呢,凡事都有方式方法,早起也一样,单纯靠毅力坚持早起,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方面不会长久,一方面这其实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那早起方法有哪些呢?

1、让早晨更美好!

别把早起当成任务,闹钟叫醒我们之后,可以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早起和美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给大脑一个早起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的信号。如果你有很喜欢做的事情一直没时间做,就可以用来培养早起的习惯,甚至醒来之后可以刷一会儿抖音,看一些你喜欢看的视频,大概有几分钟,完全清醒了,就可以正式起来做其他事情了。总之,刚开始,先从大脑和身体不排斥开始。

2、培养早睡

熬夜,大概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常态。如果熬夜了,睡眠不足,第二天即使早起成功,也会造成专注时间的大打折扣。那么,按照我们开头所说的早起是为了创造更多价值,那熬夜之后专注力大幅下降的早起其实也失去了意义,只是在走形式。

所以,要保证大脑的黄金时间,将专注力维持在最佳状态,前提是,我们要确保睡眠是足够的。正常来说,7个小时,当然个人有差异,也有人6个小时就好了。

我深知,早睡比早起更困难。因为即使早上很困,但你努努力也许还能起来,但如果晚上不困,可能就不是努努力就能睡着了.....所以,早睡才能早起,没有错,但对于习惯了晚睡晚起的你来说,第一步是先早起,用早起来倒逼早睡。

因为你早睡了也未必早起,懒惰赖床是天性,不需要任何意志力的参与,但你早起了一定会早睡,就算一天不能,那两天三天也一定能,因为无论身体还是精神状态,都没办法忍受长期的睡眠不足。

3、外力协助

所谓自律不够,他律来凑。最开始也是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可以借助外力来度过这一时期。设立奖惩机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找一个朋友,给对方一笔钱,一笔你如果失去了就会非常心疼的钱。然后告诉他,这一个月内,如果不能在约定的时间起床,那这笔钱就归你了。或者,每晚起一天,就有其中的200块归你了。

谈梦想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你未必能早起,但从你手里出去的可是真金白银。

既然是奖惩机制,有罚肯定有奖,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比如坚持一个月早起给自己买一件心仪已久的礼物当做奖励。

4、寻找内在的驱动力

方法论固然重要,其实比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为什么而做。

就像我开头说的,单纯的靠毅力来支撑早起,是不能够长久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更顺利的度过过渡期,但长远来看,一定要在这个过渡期内,找到自己真正的驱动力。否则即使我们形成了早起的习惯,但可能也会有起床后不知道做什么的尴尬情况。

这个内驱力,可以大到是“5年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可以小到是你想坚持每天阅读却调整不出更合适的时间。说白了,你早起是为什么,想做什么,你要明确!

明确才是力量!

其他的一些有助于早起的小Tips:

朋友圈打卡,其实就是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大众监督机制,不想起的时候,就想想,大家都看着呢,多少也要点脸吧。

循序渐进,把目标分解,如果你之前一直是8点钟起床,那一下子调整到6点甚至更早可能不太好调整,可以先第一周往前调整10分钟,适应了以后再调整10分钟,以此类推。

像我这种比较刚的,就是想早起,第二天就执行了,并没有慢慢来。所以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来做不同的调整,早起只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对自己人生表现出一种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用行动告诉自己:我愿意为我的人生多争取一些时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