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带一枝玫瑰,来参加我的葬礼。
我死了,安静的沉睡在一个方正的盒子里,盒子很光滑,散发着木头天然的香气,在盒子的四角雕刻着几朵小花。盒子被我的儿子抱着怀里,他抱盒子的姿势很放松,嘴角甚至带着一点点的笑意。
葬礼一定得在晴好的日子里举办,阳光充沛,海水蔚蓝,周围有一群在海边度假的年轻人,他们放肆的笑声回荡在这片海滩,年轻可真好啊,活力,阳光四射,对着人世有着满满的好奇。我愿我这样活过。
在海滩上搭起一小片花架台子,全部都得以鲜花装饰,我们总得有点仪式感不是,旁边摆放着我生前最为美丽的艺术照,台子下方端端正正的放上十来把白色的椅子,嗯,我知道,这是有点像婚礼,可又有谁说过,不能用婚礼的方式来办一场葬礼呢?
婚礼是婚姻生活的开始,是人生的最为漫长的一段旅程,或者是进入世俗生活的通行证。葬礼也一样。
来宾都穿上自己最爱的晚礼服,不必是黑色,不必佩戴黑纱,随自己高兴就好。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正式,人世间最后一段旅程,不正式不足以体现它的隆重。
玫瑰花一定要带上,就放在我照片旁边,让我在玫瑰的香甜中进入最厚重的睡眠之中吧。
怎么样,这场葬礼一定会与众不同吧!
在我的亲朋好友们,邀请个最逗比的青年担任我葬礼的主持人。每个来参加的嘉宾必须得说上一段在我身上发生的好笑的事情,让笑声来送别我吧!
铺满鲜花的台子、美丽的照片、精致的骨灰盒、典雅的嘉宾、逗比的主持、满场子的欢声笑语,整个仪式就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生前受过不少冗长而无趣的会议,死后不必再忍受,而且我也不愿我的亲朋好友因为我去忍受,也许他们还想用剩下的时间去海边走一走呢。
眉飞色舞,笑语连连,整场仪式有趣而又有节奏感,我愿你们用这样的方式送我一程。
最后得送给什么给来宾作为谢礼呢,这可是不得不思考的事情。嗯,最好是一本书,一本我自己撰写的书,不得无趣,不得无聊,不得故作高深,这样的书就是放在家中,也不至于被沦落到垫桌子的下场。也许,有怀念我的人,在想我的时候翻翻我写过的书,聊以慰藉。
看来,我再没写出一本书之前,是万万死不得的,要不然,那该多失礼啊!
在我举办葬礼的时候,我的儿子已经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了,内心强大,有人相伴。看来,我当初的梦想已然实现——借用宋小君的一句话,生个儿子,我想把他调教的风流倜傥。
我的先生、我的父母们在我葬礼举办的时候定已不在,我很庆幸我能守护到他们人生的最后一刻,漫长岁月的时光就交给我吧,谁叫我是孤独惯了的人呢?
他们都不行,他们都是热闹惯了的人,哪能受得了无人相伴的孤清啊?我晚点回家就是。
这场葬礼,不过是我们回归家乡的欢迎仪式而已,再造,重启另一段的流浪征程。
"以始为终“这是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人人都得在生前为自己举办一场葬礼,至少得在脑子中,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这一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这一辈子你是否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
以葬礼为始,我才明白我想要典雅优渥的生活环境、有良好的艺术鉴赏力,有亲朋好友,有知己三五,给父母多一点的陪伴,对爱人心存怜意,对孩子教育培养。任务多多,颇为艰巨。
有兴趣的话,你也在大脑中为自己举办场葬礼吧,也许它会让你能清楚的看明白,何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