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
课间,我在楼梯口安全值日,突然,钰煊欢天喜地地飞奔过来:“老师,我们发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啦!”
我顺着她手指着的方向看去,那是学校的开心农场。荷花池旁边,围着班里三两个小可爱。
好吧,我过去看一看。果然,在亭亭的荷花花苞旁边,藏着一条小小卷卷的荷叶尖角。
孩子们好高兴,围在小小的荷花池那儿,一遍一遍地背《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背书声音吸引了小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于是来看花看荷叶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于是欢笑着、背诵着诗歌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这样的场景,我曾经也见过的。
墨韵五班的孩子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带着他们去滨湖湿地公园春游。孩子们走过一个小木桥,下面有条急流,白色的水珠飞溅,落在旁边碧莹莹的草岸边。
我只觉得这溪水潺潺,悦耳动听,而孩子们“哗”的一下喧闹开来,然后开始喊“雨点!雨点!”
哦,原来是在课堂上的语文课文《雨点》。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做海洋里跳跃。
孩子们就这样一边走着长长的春游路,一边一遍一遍地背着《雨点》,背到集合上车,背到在车上睡着。我没有数他们背了到底多少遍,但是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人说,为什么要让孩子背一些他们都不理解的古诗,为什么要背这些好像没什么意义的课文呢?我想,这两个背书的画面就是答案。即使孩子不理解,到了某个时刻,生活中某个场景突然激活了记忆,和书上的内容对上了,他们就会突然反应并激动起来。
所以,一定要趁着孩子的黄金期,多读,多背。
《家庭教育促进法》
下午继续出门去培训,今天这个教授很有意思的,名字也有趣,叫——高志强。
高教授讲课有意思得很,控场能力也厉害,还喜欢拖堂,生生地拖了半个小时。不过大家都很爱听。他反反复复让我们回去告诉家长,对照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养孩子,勿忘。
所以,我响应号召,把第十七条贴在这里: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