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笑话,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半夜有人敲你家门,“张三,你被捕了”。“不好意思,张三住隔壁”。
——1 ——
看《大师的盛宴》有篇文章描述了一个天堂城市里矗立着华美的建筑,气候宜人,鲜花盛开,人们衣食无忧,到处是欢声笑语,每天过得都像节日一样。
然而,在这些欢乐的背后,某处黑暗的地窖里,囚禁着一个孩子。
“所有的成年居民都知道,他们的幸福,他们城市的华美,他们子女的健康,甚至于他们庄稼的好收成和宜人的好气候,全都依赖于那孩子的悲惨境遇。”
年轻人到了适当的年龄,会被告知这件事。
出于高贵的心灵,他们会感到震惊和气愤。
他们很想为这孩子做些什么,但是不能。
如果那个孩子被解救,所有的繁华美好就会瞬间凋零萎谢。
这就是交换条件,也是这座快乐之城存在的原因。
时间久了,居民渐渐释然,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即使得到自由,对那孩子来说意义也不大”
“他已经习惯在黑暗中了”
“他太粗野了,无法接受仁慈的对待”
“离开地窖,说不定会活得更悲惨”
于是他们心里好过多了,那些因同情而流出的泪水也渐渐风干。
“因为有了这个孩子,才让他们对别的孩子更加温柔。”
——2 ——
《老外如何评价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文章中做了比对: 大多数美国人的一生 0—10岁:参加野地考察等各种集体活动;10—20岁:谈恋爱和追梦;20—30岁:找份平凡稳定的工作;30—40岁:终于发现自己的追求,享受有房有车有孩子的生活;40—50岁:常常在工作压力中度长假;50—60岁:享受教会生活,旅游;60—70岁:开始写回忆录,旅游;70—80岁:安度晚年;死后:一般进公墓。 大多数欧洲人的一生 0—10岁:参加学校乐队,学习古典音乐等;10—20岁:组自己的乐队,进行各种尝试;20—30岁:严重受哥特死亡文化影响;30—40岁:乐队开始正式走黑色金属路线;40—50岁:回忆童真,开始过回“彩色”的生活;50—60岁:安定下来,寻找温情,过小生活;60—70岁:去教堂总结自己的一生;70—80岁:与子女一起安度晚年;死后:安心躺在一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 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0—10岁:被迫学习各项课外技能,不断考级,多数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10—20岁:死啃如山的书籍,应付如海的考试;20—30岁:到处投简历,着急自己找不到工作;30—40岁:成为房奴、车奴;40—50岁:为孩子的未来操心,省吃俭用,努力存钱;50—60岁: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却发现马上要退休,又开始担忧退休后怎么办;60—70岁:花费大部分精力养生,却发现还要养孙子;70—80岁:终于安定下来度晚年;临死前:发现原来一块墓地都贵得要死!
——3——
网上看到一些“有人追求梦想田园生活而去乡下生活、把日子过成诗”的内容时,总有人评论说:
“还不是因为他们有钱!”
“我要是有钱我也能过这样的日子!”“我也不想在城市呼吸雾霾,可我没他有钱啊……”……“我家境就是不好,我能怎么办!”
“我们家本来就穷”“大家都是没钱就凑合着过的”……
真正左右生活质量的真不是钱,是你自己的生活态度。
一个没有生活品质追求的人,即便给他一套豪华别墅,他也能住成狗窝。一个对生活认真的人,是绝不会允许自己马虎、随便、松懈的。
同样的工作,有的人积极地努力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有的人悲观地吐槽工作的不顺利;同样数量的钱,有的人会拿来买一两件价格贵但品质极高的衣服,有的人会拿来买几十件廉价的地摊货……
——4 ——
《谁让你是中国人呢?移民也没用!》 文章说,一些被父母省吃俭用送出海外留学的孩子,陷入焦虑之中。 真心想留下来,想选择一个更开阔、更有想象空间的世界。 但又力不从心。 孩子们说:留在海外,就意味着被降维了,更熟悉、更游刃有余的文化环境不复存在,此前的人脉什么的,也全归为零。
总之就是没有能力之外的资源可以调用,感觉进退失据。 在国内的资源,无法在国外对等实现。 孩子们所追求的,只是岁月静好,平平安安,即不要累,也不要忙,薪水高些再高些。
留在海外就意味着人生资源的重新累积,意味着从边缘层向中心层的艰难突破。
莫不如打回老家,先把父母积累的资源吸干啃净再说。 有这种想法的孩子,在哪儿都混不下去。 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人生,只属于自己! 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份量,取决于自我所占比重的高低。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父母庇护占到大半,自己所历份量不足,就会失去自我。 失去自我的人生,就会迷茫、苦累,就会承受着来自于内心深处自我成长的冲击,感受到终日惶惶莫知所措的空虚。
——5 ——
有的人过得乱七八糟。
脏衣服遍地之后才想起来洗,用过的碗筷要存到有臭味时才刷,一有空就宅在家里垃圾食品不离手,熬夜到凌晨不睡,早上眼看着要迟到才起床。
这样的人对生活根本不用心,工作也不会如意,感情也很难顺利。
相反,有的人会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即便是住出租屋也会把家里收拾干净。
会有长期坚持的生活小习惯,比如坚持锻炼、早睡早起、每天读书、穿着得体地出门。
有喜欢的东西就要买,即便要攒很久很久的钱。
如此用心地生活,才算是真的没有辜负生命。
大部分人缺失的根本不是钱,而是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这些强烈的追求和热情所激发出来的奇思妙想。
——6 ——
有位73岁的老人,目不识丁,放弃养老的意愿,每日里风里来雨里去,蹬三轮车苦拼。
蹬行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 老人赚了35万。
供300多名贫困学子,读完了大学。 ……正当大家哭得稀哩哗啦之时,突然有个家伙,在下面留言说:
一个目不识丁70多岁老人能够做到的事儿,300多名大学生却做不到。
这叫正能量?读圣贤书,所为何来?
别跟我说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养活自己的能力连个不识字的七旬老翁都不如,这书是怎么读的?
还有,别告诉我这300多名学子的家境,全都不如这位七旬老翁,问问你们自己信不信?这个家伙的留言,被贴主果断删除。
——7 ——
为什么每个人都在用谎言努力欺骗自己而地构建自己的天堂城市?
为什么有些人,辛辛苦苦忙碌一生,临到老都落不得一个安生?中国人真的不如歪果仁?
为什么我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我没钱;有钱,才过得体面、有品质?
为什么家里不惜血本海外镀金,镀到最后仍不改啃老的痴心?
为什么过得不好要忍、要凑合,而根本不去改变?
为什么300余名满肚皮知识的大学生,生存能力竟不如七旬老翁? 无它,你活错了而已。 没为自己活过。
——8 ——
生活本身就是一面镜子。
如果你对生活没想法、懒得动。
生活回报给你的就是没趣味、没激情。
你若对生活有追求、勤动手。
生活回报你的就是很欢乐、好有趣。
林清玄曾说: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
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
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
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
在内,则能居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可我们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都是你给我钱,我再为你卖命工作,而不是我先努力工作,然后你再给我钱。
所以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我过得不好是因为没钱。
事实上,没钱只是你懒惰、不肯努力的借口罢了。
相比你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和不如意都归咎于穷,我更赞赏一个人努力上进的勇气!
没钱可以努力赚啊,请相信,你为了过上想要的生活而奋斗的样子会很美!
一个人对生活追求的缺失,才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
真正富有,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不攀比,不张望,专注自己,用心钻研,用心生活。
能让你过得好的不是钱,是你自己。
我们的人生,只属于自己。 我们的快乐,与所有人同享。 选择比努力重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觉得努力得不到结果的人,都是太看重努力的作用,却没达到那么努力的人。
—THE END—
勤思善悟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林语堂
把人生还给自己。
让生命重放光华。
为自己负责的人生,是极尽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