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懂得阅读的人,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外阅读的书籍,不用说可以塞满几个书架,装下几个麻袋肯定是没问题的。
在我细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后,竟然发现自己以前落入了阅读的误区。你可能会觉得我是在说笑,但我可以很认真地告诉你:真的是这样!我也是刚刚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不会阅读的真相。
我想:或许还有很多人会像我一样的“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会阅读。不信吗?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拿我的一些收获来和你分享:
1.以前阅读的时候我常常会摘录文章,喜欢把文章里面的金句和好的段落摘抄下来,以便以后写作的时候可以引用。
但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作者提醒我:应该记录下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些是基本问题,它包括你不知道的名词和不了解的观点;还有一些是当读者自己的观点与书中的观点发生异议的时候,或者读者对书中某一个词概念模糊的提问。
对这些疑问解答的时间,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应放在整个段落或者整篇文章读完之后再去集中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随意停下去寻找答案。
作者说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保持文章阅读的连贯性,又或许读者能在连续的阅读后,从文章自身寻找到答案。
2.我以前根本不知道读书是可以分类的,而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有的书适合快速阅读,比如休闲类的小说和想象文学;而有的书适合反复阅读,比如经典文学里的古诗文,因为它需要我们反复理解诗词中的意思。
如果阅读信息类的历史书,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史实、了解历史的理论和研究法,以及思考历史对现在的启发。
3.以前我做读书笔记时很在乎形式,而忽略了它的真正意义是帮助我阅读。
这本书中我终于找到了怎么做读书笔记的答案,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阅读的四种基本问题,分别是“这本书说了什么”、“书的重点”、“有什么道理”和“跟你有什么关系”。
B.做适合自己的读书标记,无论是画底线、做星号、记录页码或者圈注。
C.学做三种笔记法
用结构笔记也称树图,来写出书的框架;用概念笔记写出书的核心概念;用辩证笔记表述不同的观点。其中结构笔记可以让人对书的内容一目了然且记忆深刻,是我这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4.这本书让我对阅读的认知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在给我提供了听书的便捷的同时,也让我渐渐从传统的阅读中脱离出来,我本来以为这样可以给我节省下很多阅读的时间,我可以一边做着家务一边听着书,做到两者兼顾。
表面上看似乎我充分地利用了时间,然而本书的作者却明确地指出:阅读的好处不仅仅是获取信息。
阅读可以启发智慧,它是人们提升心智的机会。因为从粗浅理解到深入体会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自我的破茧而出。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决定了大脑参与度的不同,阅读越多思考的方法肯定也会越多,心智当然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现在确实有很多更快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但都不能取代阅读。真正懂得如何阅读一本书,和明白阅读带给我们的意义将会使我们从无意识状态的读书,走向有意识的区分读书方法,最终起到启发我们智慧的作用。
5.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提示:真正的阅读可以被当作增进理解能力的工具。因为有了以上那条,所以这个就不难理解——阅读会使我们的头脑更清楚。
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增加知识阅读、增进理解力的阅读和学习式阅读的方式,来达到真正阅读的目的。
都说读写不分家。在写作的内容里免不了会掺进一些作者的经历,而经历会受各种各样的限制,导致作者认知不够,以至于写出来的文章知识面不全,或者观点不够鲜明。
主动增加知识阅读恰恰可以弥补作者这方面的不足。
6.以前我们阅读时遇到问题,会借助字典或查找资料,现在的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又大又快的平台,这是现代电子信息提供给我们的便利,我们要好好加以利用。
有的书之所以能被我选来阅读,是因为里面要么有一两句金句打动了我,要么是作者有一两个观点可以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或者能够引起我的遐想,但是偏偏这本书两者都不是,它是我们阅读的入门之书,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如何阅读的问题,它让我们在阅读中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