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转变思维模式,拥有主动的人生

在我自己内心,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大聪明的人,甚至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内心也会去评判我的孩子是否聪明,我对她要寄予多大的厚望。

当我读完这本《终身成长》之后,发现我是否聪明不是那么重要,也发现即使成年了,我还可以变得更聪明,而这一切只需要转变一个思维模式。

本书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

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积极探索新知。

1.什么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认为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努力和失败一样,意味着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如果足够聪明,根本不需要努力;

成长型思维则认为能力是通过努力来培养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努力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

在面对失败时,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觉得这只是一个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

玻璃大王,曹德旺一生中经历了很多次起起落落,每一次的“失败”,他都能从中吸取教训,在卖烟和水果的过程,学会了一定要做国家许可的事,不违反政策;在倒卖木耳的过程中,学会了不要轻信干部......他是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在顺境时发挥自己的优势,逆境中修炼品格。

纵观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梅耶·马斯克告诉我们,专注于下一步,我们每个都有能力逃离困境。

林伟贤老师曾说过: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不参与,只要参与了,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2.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有研究表明,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成功。他们更容易选择容易成功的事,对具有挑战的事感到畏惧。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则认为拓展自己的能力就是成功。他们更愿意挑战,在挑战中成长。并且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有很强烈和稳定的归属感。

当考试结束后,拥有固定型思维的学生关注自己的排名,哪怕考试只有60分,但只要在班级排名还不错,就觉得很好;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会关注自己的失分原因,总结错题,争取下一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成长型思维,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在面对失败时,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①关注努力而非能力

作为一名女数学老师,依然听到很多家长会说:“我家是女孩子,在学习数理化时,思维可能会差一些。”

还经常会听到有家长夸孩子:“宝贝,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你真的很有绘画天赋。”类似这些表扬,可能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

作者针对几百名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对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进行赞扬,“哇,你太做对了8道题,这个成绩非常棒,你在这方面非常聪明。”

对另一部分学生的努力进行赞扬:“哇,你做对了8道题,你一定非常努力。”

研究结果表明,对能力夸奖的那些学生陷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对有挑战性、可以让他们从中学习的新任务表示拒绝。

对努力夸奖的学生中90%的人希望挑战可以让他们学到新知识的任务。

研究结果清晰的表明:对孩子智力水平进行表扬,会损害他们的学习的动力和表现。

作者指出,我们不要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夸奖,但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夸奖孩子们以成为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们通过学习、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的成就。

“你的进步表明你真的为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我看到你这段时间不断复习错题,复习你的课堂笔记,看来这样复习真的有效果。”

“这幅画用了了很多绚丽的色彩,跟我说说你都用了什么吧。”

“这次作业又难,耗时又长,我非常欣赏你能如此专注地完成它。”

②建设性的批评而非打骂

“你的字写得这么难看,擦掉重写。”

“你看你,这么粗心,这个种题又做错了,跟你讲了多少遍了。”

“总是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现在都22:00点了,你还没写完作业。”

........

我们以为是在教育孩子,但仅仅是在批评而已。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不要评判,要教导。

3.用成长型思维经营婚姻关系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婚姻是不要经营的,这份感情是天注定的,甚至认为,如果你需要为其努力,说明它注定不属于你。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健康长久的两性关系需要双方的努力,需要双方对彼此不可避免的差异进行磨合。

我们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应该知道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感受,我们需要什么,要等对方来猜,如果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就觉得对方不在乎我们,不爱我们。

在结婚的前几年,我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状态,甚至觉得晚上睡觉伴侣没有抱我,都会觉得他不爱我。现在我会直接告诉他:我想你抱着睡。


写在最后

如果事情要改变,我必须改变,这是林伟贤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

改变也许很难,但是值得,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一定能解决所有所有问题,但却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自己。

如果遇到困难,试试这种思维模式,它会一直那里等你,为你展示通往未来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