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行长职位返乡种地,只为梦想中的软乡村!

  这里是大理凤羽镇,“苍山之首,洱海之源”。

        凤羽镇是白族古镇,是一个不同于双廊、古城的世外桃源,又称“凤羽古国”,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也是云南的茶和盐进藏的必经之路。

阳光洒满整个凤羽坝子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用另一种态度接纳自己,接纳人生。


  “守拙归园田”的梦想一直离不开陈代章。

  今年42岁的他,戴着眼镜,书生气,又纯朴,大家都叫他陈行长。细细的询问,才知道,属于他身上的名头,在多家银行担任过行长和副行长。

          2013年,因为工作关系,陈代章认识了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

          在闲聊之中,封新城给陈代章介绍了精致农业和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在封新城眼里,乡村是能让人心底柔软、涌起乡愁的乡村,是有情怀、有温度、有梦、有诗意的“软乡村”。

种有机菜、有机调料,这是花椒油里的野花椒。

          回归这样的乡村所从事的农业,也不再是劳苦、悲情、乏味的旧式农业,而是新型的、时尚的、有创意的、有价值观的“酷农业”。


不施化肥,不洒农药,干净种地,有机豌豆从这里开始。

          一席话,一下子点燃了陈代章返乡创业成立农庄的想法,毅然决定放弃银行行长职务返乡凤羽老家创业。他和封新城合作, 2016年5月注册了大理千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凤羽慢城农业庄园。

台湾俞国定先生(台湾商业周刊社长)来参观慢城农庄。

          之所以选择凤羽镇,是因为凤羽是陈代章的老家,也是大理洱海的源头,生态条件在大理屈指可数,他说,“在这个我出生的地方,能有一片土地让我来做自己的事情,还可以带动乡村父老脱贫致富,我想,这是意义的关键所在。”

   基于陈行长从个人的感情和对土地的了解,他意识到从凤羽起步是首选。在他心里,他要参与建立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农庄,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讲,他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农庄发展的同时,带动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也可以实现驻村帮扶,真正脱贫。

        梦想从这里起航。

左起分别为封新城(原新周刊创办人,执行总编)叶永青(著名四川美院教授,中国知名画家)黎瑞刚(华人文化董事长,香港TVB董事局主席)八旬(双廊知名建筑师)陈代章(原建行大理古城支行行长,华夏银行大理分行副行长)


陈行长在日本新泻考察精致农业。


陈行长说“把地种好了,就什么都好了”。


海菜种植,对水质要求非常高。


豌豆尖播种前,地是这样的。


路边的垃圾必须全部清理完,坚持干净种地,保护洱海水源,维持环境生态平衡。


野果鲜红,风景秀丽,令人神往。


苔藓植物趴在石头上,雨后小故事。


身处林木之中, 用青石小路连接。


颇具欧洲复古风格的大涧口古村落,都用石头筑成。也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踏实的生活态度。


放羊老伯的闲暇生活


陈行长和放羊老伯闲聊大涧口古村落,听他细数这里的点滴。


这些古村落稍微整理一下,都是艺术品。


废弃的大涧口古村落,在他们眼里都是宝贝。


封总和陈行长一致认为,要种干净的地,保护洱海水源,维护生态环境。


细雨绵绵,滋润万物。


“低颜值、丑系列”有机卷心菜。


“低颜值、丑系列”苹果树苗。味道贴近自然,非转基因。


秋天,院里梨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


野生鸡枞菌,营养价值极高,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惜福。


细雨滋润,玉带云环绕半山腰。


沈见华老师(著名双廊农民画舍创办人)。在耐心指导凤羽文创工作者。


陈行长和洱源县县领导以及企业家谈驻村扶贫。


慢城物产赞美馆位于大理古城垒翠园。


和煦的阳光,无处不在的美好,琐碎的、烦心的、 那一刻,都顷刻消解。


在一片混沌之中, 唯有守住心的纯净, 才能认得清前进的方向, 生活有时要给自己放空, 生命有时要为心灵留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