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写了在行余书社学习书法的一篇体会,似乎没有说的足够清楚,现在就自己对书法的浅薄认识,再结合行余学习书法实践,再作一个浅薄的螯述。
在行余书社学习书法,一开始要面临两本帖子,一本是韩中明老师推荐临写的《元倪墓志》,一本是武文峰老师推荐的《智永千字文》。学习这两个帖子,其实是有很深刻的选择和学习道理。
《元倪墓志》产生于魏晋时期,楷书处于初级阶段,与篆隶关系紧密,刚刚脱胎与汉隶,距离小篆又比较近一些,自然有很多当时的“篆隶”的书写影响。所以学习这个帖子容易通篆隶之法,容易通篆隶的思维,更接近古法,也便于日后学习草书。很多书法界人主张学习草书要从篆隶入手。这个客观事实存在是步入书法殿堂的密码!也便于日后学习的四体皆通的较高境界!
而《智永千字文》虽说所处的年代晚了一些,但智永推崇的是王羲之,据说智永把千字文写了八百遍,分别送给学习书法的人,以传播二王的书法法度。甚至历史上有人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出自智永之手!既然历史上有人这么说,自然不会是空穴来风,智永一生的贡献就是宣传王羲之,把二王的法度发扬光大!可以说智永最像王羲之,就是当时的王羲之再生。
唐张怀瓘《书断》说智永“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于羊、薄”。
宋苏轼《东坡题跋》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宋米芾《海岳名言》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宋人编的《宣和书谱》说智永“笔力纵横,真草兼备,绰有祖风”。
明都穆《寓意篇》评其字谓:“智永《真草千字文》,气韵飞坮,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明解缙《春雨杂述》谓:“自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
清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说智永“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
诸多评论,一是说明智永诸体皆能;二则说明真草隶篆本来就是笔法互通。这么看来,历史上诸多书法高人都认为学习智永可以达到四体皆通的最终目的。
反面的评价也有学者认为,智永书法全守王氏家法,缺乏创新精神。如李嗣真的《书后品》就认为“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对此,苏轼《东坡题跋》另有一说:“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陶渊明)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苏轼又说:“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於绳墨之外矣。云下欧、虞,殆非至论。若复疑其临仿者,又在此论下矣。”苏轼此说,的确说尽了智永的一生修为。智永就是王羲之再生。
虽说是反面之说,但恰好证明了智永完全的继承了王羲之。智永之志,确实不是独树一帜,而是要使乃祖王羲之书法流传于后世。智永居永欣寺期间曾临写王羲之《千字文》(王羲之生前并无千字文,此为萧梁殷铁石于宫中所藏王羲之墨迹中拓了千字互不重复之字,再经周兴嗣编次成韵文)800帖,分赠浙东诸寺,目的就是要借佛门之力,宣传乃祖王羲之之法。智永如此学习王羲之,其书法法度自然也很贴近魏晋!
综上所述,此二帖都法度魏晋,其中的秘密就是要贴近篆隶,用篆隶的思维去学习楷书,或者说是欲使“楷法”兼有“篆隶”之法也兼有“草法”,或者说也是“真草篆隶”四体皆能的学习密码!
老师推荐学习《元倪墓志》和《智永千字文》,实际上是想让我们的书法学习过程,用较短的时间也能兼有学到篆隶的用笔思维,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便日后通往草书的学习。
从甲骨文到大篆、到小篆、到隶书,中间有产生了草书,隶书又到章草、到今草,同时又有了楷书。从历史的发展上,书法的终点就是楷行草。所以说楷书要写出草书的笔意,而草书又要“作草如楷”!
楷书写不到高的层次,就容易描描画画,看似和帖子一样,实际上相去甚远。楷书要写的有动感,用笔要兼有草书的用笔,只不过是结字结体不一样罢了,楷书和草书的书写,实际上不应该有所“隔阂”,王羲之的很多作品流传下来也说明了这一点,他老人家总是楷行草结合起来的写,草中有楷,楷中有草,中间还要伴随夹杂着行书,所以说明高手的用笔上,这三种体原本就是相同的笔法,现在我们做不到,是我们不能融会贯通罢了!
早在东汉年间人们就把草书写的如痴如癫,以致赵壹在《非草书》里说“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此段是说写草书本来是为求简易而迅速,现在反而变得既困难又缓慢,真是大大地失去它的意义了。
这么看来草书一开始就就建立了“匆匆不暇草书”的书写原则。赵壹还在文中批评人们仰慕追捧草书甚至超过了对“孔孟”的追捧,所以说,草书从一开始有的时候就很“热”,现在也一样,人们最后的追求就是对草书的掌握,只恨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以草书不是人人都可以至也!而草隶(指楷书)能互通者,也就少了。
世人大都通楷不通草,或能草不精楷,概“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甚至会有很多人不屑于这类中所主张,以致“谬亦传”耶!
所以说,楷行草笔法互通,既是技法问题,而是想法的问题。思想上的不通,最终导致技法上的高度不够。也说明唐楷“形”为楷书,实际上是草书和篆隶的延续,其中的楷法自然不能少草书和篆隶的法度。
而行余学习书法老师们不赞成从唐楷入手也正是此意,怕的就是唐楷的真正法度没有学到,反而学下了“为写楷书而写楷书”的自认为写的很像的那些“楷法”,这么写的很像了,自然也就写死了,但要解释通如何真正的学习写唐楷的方法又不容易说的清楚,所以老师主张学习《元倪墓志》和《智永千字文》是有深刻的道理。所以说,《颜勤礼碑》写出来若没有行草意,终究沦落为不入流!其他楷帖欧柳赵皆然!
《元倪墓志》、《智永千字文》实际上是通往魏晋,走进王羲之的学习密码,也是日后通往诸体的学习密码!
用一把宝剑来比喻也许更能说的清楚一点,此二帖如同宝剑刚刚铸造好时,也没有什么剑鞘等包裹的东西,剑锋就是裸露在外面,用起来也方便,自己和旁人也看的见。笔锋如剑锋就在外面裸露着,其美自现。而到了唐,人们大概因为剑在手,没有个剑鞘之类的东西,也不好携带和保护,所以裸露着的锋就增加了包裹性的一些东西,把锋也就藏起来了。魏晋时期的露锋剑,自然好使,唐代的包裹起来的剑,当时知道的人,拿掉剑鞘等包裹去使用剑,但因时过境迁,后来的人使用的时候,有的人知道,就去了剑鞘等包裹物使用,不知道的也就抓着剑带着诸多包裹物在使用了。自然不可如意。
道理大概如此吧!如果都知道除去“包裹物”直接用剑锋,自然你随便使唤,无论魏晋还是唐宋。所以为了不“误使”带了剑鞘的剑,还是要从魏晋临起。
帖子要解决的问题还是用笔。实际上用笔是在诸多帖子里的具体表现,没有帖子的时候也应该有用笔。所以说用笔技法是内容,帖子是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实践中大都把握不好笔锋和笔肚的使用问题,临帖时,不用力肯定不对,可是如果用了力,又把笔锋按成了笔肚,很是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个笔画的书写中要进行笔尖和笔肚的转换,这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提与按的使用,只有这么使用才可以实现古人说的“笔锋无处不在”的正确用笔。
所以说有时在笔画开始用笔锋,有时在笔画中间用笔锋,大都是在笔画中间用笔肚,然后在笔画快完成时要及时的使用笔锋。大概是这么个用笔吧!这里说的这个东西,真的是像古人说的需要“口述面授”,阐述是说不清楚的,古人都说不清楚的东西,自然今天也说不清楚。所以更多的需要读更多的帖子,从不同的帖子里找他们一样的东西,这个一样的东西就是“自古用笔千古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