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回去的路

心理疾病这毛病,在如今这个社会越来越普遍。

 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定义各不相同。

 但只有心理有过病的人,才会发现,它们的界限其实没有那么明朗,它们在你脑海里配合的天衣无缝,穿梭自如,一起来折磨你,直到你精疲力尽走投无路。

 对,就是走投无路。那种在一个大森林里,如入无人之境的迷茫跟不知所措。

  很多人在焦虑抑郁强迫的不行不行的时候,会去找医生,会急于找到一个答案。

 医生,我到底怎么了?我是不是抑郁了?我有没有强迫?

 医生也给不了你答案,然后会甩给你一大堆检查。

  就像白细胞会升高代表炎症,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说明你贫血,胸片肺纹理增代表支气管炎一样,心理疾病也可以有一系列的问卷,评分代表你是否心理有毛病,心理是哪种毛病。

   认知是疗愈的一般。知道是啥问题当然很重要,这是认知的开始。

  但这只是开始,而治疗,是一段漫长的路程。

  我们在这座森林里迷了路?我现在在哪里这个问题当然很重要,搞清楚自己所在位置后,就有一辆直升飞机来搭救你回去吗?即使有这样一辆飞机在你上空盘旋,它也没地方停不是?

  不要那么天真无邪。

  我们还是要自己走着回去。回到自己的家里。

  当然这只是比喻。苏东坡诗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们要回的家是此心安处,没有焦虑,没有强迫,没有抑郁的家。

  很多人陷入困境会迷茫会绝望,到底有没有路可以回去?

   待到水穷处,做看看云起时。扯淡,我不要看云,我只想回去啊。

  当然有路,不信?那我问你,你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方来的。

  回去,回去,回去最好走的路,一定是你来的路。

   所以,我们没有万能药特效药,韩寒的后会无期里说,听说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史蒂芬·吉利根说,如果没有身体的佐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王阳明心学核心,知行合一。

   求医,看书,找人谈心都是知的方式,而行只有自己去动去走去体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迷上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有时觉得自己出发得太晚了,有时又觉得不必急着...
    嵩嵩穿着红舞鞋阅读 2,555评论 0 2
  • 下雨天,空气粘粘乎乎的,像极了家乡的回南天。小燕姐说,厦门的梅雨季节快要到了。 最近都不想做饭,晚饭随便对付,午饭...
    桃子酱呀阅读 1,352评论 0 0
  • 闭包(closure)是指有权访问另一个函数作用域中的变量的函数。创建闭包的常见方式,就是在一个函数内部创建另一个...
    spicychocolate阅读 1,3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