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的成果究竟是什么?

我们不断地学习,做着不同的任务,究竟是为了什么?做了又有什么成果?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为什么做?

做事的心态分为主动和被动。

主动是由于有内在驱动力驱使,有很大的积极性,一般是由于我们对其感兴趣、爱好、喜欢、理解才去做的。综合起来就是感觉做这个事情是值得的——让自己高兴,有成就感,有价值。

被动是由外在驱动力驱使,积极性较差,一般是外在压力、他人要求、他人期待让我们去完成某些事情。这个事情做起来感觉就是——必须要、不得不、没办法、由不得。没有兴趣和主动性,价值感可有可无。

主动和被动能否做转化呢?可以按照如下几点来做转化。

  • 从思维视角来转化,让自己认为这个事情是愿意做的。这点很难,因为从思维认知上做转变,而既往的习惯会影响自己的决定。但是如果自己能转换思维视角了,那么必然会带来积极的动力。
  • 从价值反馈来转化。寻找自己做这件事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增长经验、 提升能力、获取机会、升职加薪。

  • 从兴趣角度转换。一个事情,之所以无兴趣,是因为自己不擅长。而一旦自己多实践、重复做,经常梳理总结,必然会增强自己在这方面你的能力,继而让自己获得做事情的成就感,有情绪、需求的反馈激励,让自己喜欢去做了。

  • 从投资成本来转化。一个事情,不喜欢做又必须做,消极应对得不到好的成果,还会带来潜在的危机。一个事情积极做,获取高效成果,又来带成长机会。投入的时间、精力都差不多,结果却千差万别,为什么不做转换呢。

    明确了做事时自己的心态,也就对为什么有理解了!

二、任务的成果是什么?

成果——是目的的名词化呈现,是对目的的量化,具像化。

成果一般用名词来描述,但是有时候很难找到适合的词语来表达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1. 我做这个事是为了干什么?这个什么用哪个标准来衡量?将这个标准名词化,量化。
  1. 如果任务的目的是获取实物,那么成果就是实物。
  2. 如果任务的目的是获取知识,那么成果就是知识的积累,其表现形式就是:文本、脑图、心得笔记...
  3. 如果任务的目的是提升技能,那么成果就是经验的积累,其表现形式就是:流程、模型、知识结构、工作包.....
  4. 如果任务的目的的增强身体,那么成果就是状态的提升,其表现形式就是:身体变的结实、体重减轻、精力旺盛、但是这些都是形容词,需要做个转化,就是要先定义出自己认为的身体好的标准,以此标准衡量任务成果是否获取到了。

任务的种类繁多,上面也只是简单举例,其实在任务的推进过程中,要有记录,最终这个记录文本也是成果。在推进的过程中要有思考,这个思考心得,也是成果。

任务的成果并不唯一,你对这个任务的认识深度,决定了你自己期待获取什么样的成果。

举例:
领导安排一个绘图任务,成果:一份图纸(这是被动消极型的成果)
领导安排一个绘图任务,成果:任务需求目标资源分析脑图一份,任务关联知识梳理文档一份,任务执行过程信息记录文本一份,任务耗时预估实际消耗对比分析表一份,任务成果归档(这是主动积极型的成果)

最终的结果:同样的一个任务,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成果,不一样的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提到老房子,不得不提到曾祖父。在我仅有的记忆里,一直有个模糊的影子存在记忆中。一个瘦高的老人,在一间瓦房里,抱着一...
    向行阅读 2,773评论 10 4
  • 佳节又重阳,遍地黄花香。天涯亦咫尺,何必思故乡。 15年10月21日于上海宝山
    o_o_阅读 1,248评论 0 0
  • 古典美人 作者/樱花幽梦 在某一个遥远的故事里 是谁 着一袭火红嫁衣 芳草萋萋 眺望你 在夕阳洒下的余辉里 在马...
    樱花幽梦阅读 2,578评论 0 2
  • 十二月二十二日 星期一 冬至 人,为什么要长大?我的心永远都是那个爱哭的孩子,不愿意走出房间,走进潮水涌动的...
    痖镛阅读 2,784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