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岫
标题无能......其实就是有文案的古风歌啦~
不像剧情歌有苏炸的CV念白,文案歌只是在歌曲之外附上一段文字,亦称之为背景故事。相比剧情歌,文案歌能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听文案歌的时候我更想读一读个中故事,然而有些播放器歌词里没有文案,遂来做一个文案合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篇安利不会写太多的推荐语。故事与古风配合食用,虐心效果更佳。
文字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5sing中国原创音乐基地
上邪—小曲儿
【文案】公元二零一二年,陕西西安考古又发现一墓葬,通过墓志铭可判断其为一位将军与一位宗室女子合葬墓,主墓室存放双人合葬棺椁,但合葬棺内却仅有一具男性尸骨。
意外的是,墓志铭上该宗室女子封号与史册记载的一位同时代的和亲公主封号一致。目前不知何故。
文案很简单,没有具体的故事,只言片语却留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仿佛能看见红衣女子在一片雪白里与爱人告别,轻咏《上邪》,“我愿与君绝。”
牵丝戏—银临&Aki阿杰
【文案】余少能视鬼,尝于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鹤发褴褛,唯持一木偶制作极精,宛如娇女,绘珠泪盈睫,惹人见怜。 时云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时好观牵丝戏,耽于盘铃傀儡之技,既年长,其志愈坚,遂以此为业,以物象人自得其乐。奈何漂泊终生,居无所行无侣,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余温言释之,恳其奏盘铃乐,作牵丝傀儡戏,演剧于三尺红绵之上,度曲咿嘤,木偶顾盼神飞,虽妆绘悲容而婉媚绝伦。曲终,翁抱持木偶,稍作欢容,俄顷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误之,天寒,冬衣难置,一贫至此,不如焚。遂忿然投偶入火。吾止而未及,跌足叹惋。忽见火中木偶婉转而起,肃拜揖别,姿若生人,绘面泪痕宛然,一笑迸散,没于篝焰。 火至天明方熄。 翁顿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落霞云归
【文案】雨过天晴正黄昏,冷月心在潇湘馆院内对着一泓绿水吹笛,大片染着夕阳颜色的云朵沉沉飘过,竹叶沙沙的响,他吹完笛静驻回忆,仿佛河对岸便是过往浮沉,青梅时节,命定别离,厮杀过的江湖,而自己身后,是在染着烟火气息的房间里准备晚饭的青梅结发。浮沉相望皆成空,柔情未语两心知。
多少玩家因为电视剧《微微》而去玩新倩女幽魂?这首歌是新倩女的刀魅剧情主题歌,“白衫似雪,红衣猎猎;江湖快意,一笑奈何”嗯,杨洋很适合冷月心。
别赋—慕寒
【文案】青梅竹马的冷月心与杨梦言突逢变故,深冬别离之际,冷月心安慰杨梦言,来年柳树发芽之时便是重聚之日。然而年复一年,新柳又绿,冷月心却再也没有回来过。
黯然销魂,唯别而已。幼年分别后,冷月心和杨梦言各自历经坎坷波折,辗转于人间。再到相逢时,已是风霜满面。因为冷月心曾间接导致杨家灭门,又不能告诉她实情,两人最终无法相认。依依杨柳,冷月无声,生死别离之际,唯有《别赋》一曲,空寄深情。
藏海花·天葬·三日静寂—河图
【文案】张起灵抓着妈妈的手,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感觉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情绪,他觉得自己抓着人世间最后一丝自己的痕迹,最后一丝自己愿意去想的东西。
三日静寂。
“对于张起灵最大的不幸也是万幸,就是他已经忘记了这段故事,忘记了三日静寂,忘记了他亲手刻下的石像为何眼角有泪,所以这首歌,希望更多人替他记住这段故事。”这是词作者无比在灵感里的一句话,稻米们应该懂这其中的故事吧。河图清亮的声音使这首歌听起来更令人泣泪。
倾尽天下—河图
【文案】
周帝白炎死在称帝十载后的一个雪夜。
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帝不喜奢华,逼宫夺位后便废弃了前朝敬帝所建的华美宫室,而每夜宿在帝宫内的九龙塔,死时亦盘膝在塔顶石室几案前的蒲团上,正对着壁上一幅画像。
倘有历过前朝的宫女在,定会认出,那画上颜色无双的女子,正是前朝敬帝所封的最后一位贵妃。
原来在倾国的十年之后,白炎终究追随那人而去。他身后并未留下只言片语。于是所有关于周朝开国皇帝的谜团,都与那悬于九重宝塔之上、隐在七重纱幕背后的画像,一并被掩埋进厚重的史书里。
叙世—Aki阿杰&清弄
【文案】野史有载,南郡名妓徐婉卒于永和七年,时年二十有五。傍晚自妆楼跃下,血染青石,粉身碎骨。路人掩面不忍视。同年,南郡才子宁子世赴京殿选,高中状元,留京任职。徐婉虽负艳名,然一生入幕之宾仅一人,却未得从良婚配。相传徐婉同宁子世多年相交甚密,究其如何,不得知。
始于春光明媚的温暖,终于粉身碎骨的惨烈
第三十八年夏至—河图
【文案】我记得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
一位戏子喜欢上了国民党军官,军官说要带他去台北,可是最终留他一个人逃走了。
戏子就这样分不清戏里戏外…三十八年夏至的含义隐藏的很深,从1912民国建国到1949蒋介石逃至台北,正好是38年。
一世长安—贰婶&小葵
【文案】赠君华胥引 能解相思局,浮生葬一梦 弦断凭谁听
她的琴音流水般谱出一个又一个瑰奇的梦,却续不了自己的结局
此曲为《华胥引》同人歌曲。听歌的时候仿佛能看见君拂在佛桑花海里等待慕言。
寄妻书——西瓜JUN
【文案】谁曾与君白首约,留君茕茕画庭间,旧年堪余一纸鸢,满纸风月寄妻言...
夜静灯黄,案前的他提笔写下书信的第一句:“寄与爱妻亲启”...
烛火憧憧下,一缕微风自窗外娓娓而来,拂过案前褪色的纸鸢,也携来了深夜不知处的笙箫之声,他想起了自己曾与妻子举案齐眉的日子,也是如此的琴瑟和谐...
这案上的纸鸢系着他们初见的情缘,如今想来,竟历历眼前,只是她...早已不在他的身边...
这一纸只寄于她的信笺,待到最后书成,也不过是焚做了飞烟,当年的十里红妆,曾经的白首之约,现在想来,也只有一句:“当年”...
我听这首歌的时候总是不自觉联想到林觉民的《与妻书》,当然这又是另一个的故事了。
锦鲤抄—银临&云の泣
【文案】宁武皇仁光九年锦文轩刻本《异闻录》载:
扶桑画师浅溪,居泰安,喜绘鲤。院前一方荷塘,锦鲤游曳,溪常与嬉戏。
其时正武德之乱,藩镇割据,战事频仍,魑魅魍魉,肆逆于道。兵戈逼泰安,街邻皆逃亡,独溪不舍锦鲤,未去。
是夜,院室倏火。有人入火护溪,言其本鲤中妖,欲取溪命,却生情愫,遂不忍为之。翌日天明,火势渐歇,人已不见。
溪始觉如梦,奔塘边,但见池水干涸,莲叶皆枯,塘中鲤亦不知所踪。
自始至终,未辨眉目,只记襟上层迭莲华,其色魅惑,似血着泪。
后有青岩居士闻之,叹曰:魑祟动情,必作灰飞。犹蛾之投火耳,非愚,乃命数也。
菩提雪
【文案】晋太元七年,有苏生名之。于云南逆旅,忽逢菩提,碧池濯濯,其间青莲窈窕,有女卧于莲间,顾盼倩兮,苏生甚异之。呼起而谈,引为知己。期半旬,辞去。年逾不惑,寻向所至,遂迷,不复得路。
我曾经问佛祖,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笑着对我说,我为了再见一个人,在这里求了他数百年,于是他便和我打赌,若我能等到那人,并认出他,佛祖就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
我问佛祖:“那我在等谁?”佛祖却反问我:“你不记得他的名字?”
我摇头说不。
他又问我:“那你还记得他的模样么?”
我又摇了摇头。然后我听到他沉重的叹息,他说我该难过。可我不知道什么叫伤心。我不知道什么叫悲欢,我只记得,我是佛祖菩提下的一株青莲。
题外话:不知不觉已经写了好几篇关于的古风的安利贴了,开个任意门
身边的朋友在听着周杰伦、林俊杰、陈奕迅的时候,一首《第三十八年夏至》瞬间带我入坑,于是从此偏爱古风歌。
当我兴冲冲地跟朋友们分享古风歌时,我得到回馈是“没有摇滚听起来嗨” “没情歌听起来直达内心” “怎么感觉有那么一丢丢作?”
.......
知乎上有几篇分析古风歌为什么小众的帖子,种种原因,陈列其中,很有道理。
的确,古风歌它现在只流行于爱好者之间,歌曲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很难走进大众的视野,它的路还很长。
写了几篇安利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喜欢古风吧。
希望古风圈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