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广东银行系统回家乡两年内,一直飘着,换了几份工作,拉链厂、电子厂、房车销售、去新疆给亲戚帮忙送货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本科学历,银行做了十多年,还跑去工厂做普工?其实最初的想法,是回老家或者武汉找份银行的工作,但是内地的银行,没有相当大的资源,或者说很硬的关系,基本不可能进去。
最近,在市里面找了份保险公司做信用贷款,毕竟和以前在银行做的事,有些相关,但是销售行业,业绩还是第一位的。所以一直在跟班学习,陌拜,电销,建立渠道,慢慢积累客户的过程。偶然的机会,高新区控股的投资公司招聘信贷专员,就去应聘了。笔试过了,面试三轮,第一轮人力资源部。面试我的是人力的郝部长,应该跟我差不多年纪(我马上40岁,离异带着儿子),走了基本流程。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郝部长跟我说,其实你这两年频繁的换工作,对你的职业规划是很不利的,人力的角度,觉得你这人不成熟,对自己的将来没有规划。我觉得很有道理。后面他说:你在银行做了这么多年,也做过副行长和公司的副总,应该保持初心,宁缺毋滥,坚信会有一份好的工作,在等着你。我想对于感情,我可以宁缺毋滥。但是工作,一来我马上40岁了,银行基本进不了,保险我不考虑,证券公司也做过两个月。二来工作是为了生活。其实面试这家的信贷专业,就是贷款和融资相关的中后台工作,我觉得自己能胜任。工资他们也说了,扣除五险一金三千多,我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公司是国资背景,新成立的金融事业部。只要是对的行业和岗位,我宁愿再花5-10年。
我觉得跟人力郝部长聊得挺好的,结果晚上的时候来短信了,很抱歉,没能通过面试。那一刻,有些失落。我在想原因,年纪不合适?后面两年频繁的换工作?还是有更适合的人?我是抱了很大期望,不说能进这个公司,最起码面试到后面用人单位和总经理,结果就这么被pass掉了。
可能真像面试我的郝部长说的:会有一份好的工作等着我,保持初心。她是在给我暗示,我没有通过面试或者不适合,那是安慰我的话。所以做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是消极的心理暗示,要反墨菲定理。不抱希望,就不会失望。
不快乐是因为,你的欲望大过了你拥有的。做好自己,幸运女神会降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