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智慧的生成、性格的塑造、品质的打磨既有待现实生活的锻造,也需要人文与科学的启蒙与熏陶。为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现制定课外阅读工作计划。
1.创设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利用校园空间,合理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廊道文化、阅读墙、读报亭、标语牌、宣传栏、校园花木文化、班级图书角、荐书处等)使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教师在课余时间有序开展绘本的解读学习课程,激发学生多读好书,会读书的读书方式方法。
2.建立健全班级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班内有序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班内设计出详细的阅读学习计划,通过教师解读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看图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学生口头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学有所用,阅读故事后,用普通话为身边人讲解故事大意。鼓励学生大胆讲故事,能够与身边人分享阅读乐趣,提升学生自信心,提高自主阅读、观察、讲述的能力。
3.充实班级书橱,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4.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5.开展亲子制作图书,阅读活动,提倡亲子阅读的精细化。开展此项互动活动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对孩子绘本阅读学习情况,并且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文字、书面文字的经验积累。开展家长共读活动,让家长成为孩子阅读指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阅读好图书,丰富学生阅读知识面。利用家长共读活动,激发学生喜欢读书的兴趣。
6.定期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十佳博览之星”、“诗词诵读大王” “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读书绝非一日之功,希望我和学生都能与书为友,学会爱书,学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