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6月7日是2017年高考开始的时间,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
1977年12月9日,尘封10年的中国高考考场,大门重启。570万考生一涌而入,考场里坐着的,是从1966届到1978届,共13届学生。1977年岁末的高考,让深陷在黑暗中茫然的一代人,看到了天边第一缕晨光。
1978年7月20日又举行了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点二万人。七七级学生七八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一代国人的个体命运由此峰回路转。在这些个体命运的转折背后,是一个国家从谷底的返身掉头和艰难攀升。正是这场仓促、混乱而又激情饱满的考试,成为此后40年中国巨变的起点。正是在如此低的层面起步,我们与国家一起成长。
1977年的高考,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让我们相信了国家进步需要知识,知识会改变我们的命运。作家刘震云的故乡就在新乡的延津县塔铺,如他所言:如果没有77、78的高考,他可能还在搬砖。为了参加1978年的高考,刘震云从部队复员回到塔铺,他把这个经历写进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塔铺》。直到今天,说起高考往事,亲历者中大多数人都感慨,命运从那一个点开始改变。每个人都对那个突然出现的机遇心存感激。
时光流转,40年间高考本身在不断变化,高考的意义也发生了剧变。”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曾是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人生道路,“金榜题名”更被人们列为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今天大家却发现高考所承载的期许和梦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变化,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等教育普及让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梦想破灭了,拼爹时代更让屌丝们悲叹,许多人对高考口诛笔伐,然而必须认清,高考仍然是中国绝大多数群体人生成长的最佳通道,人生没有太多的选择,高考可能并不意味着未来,高考却给了你选择的权利,竞争的路上你有了一张入场卷。
许多事情本应如此,高考也本应如此,然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却绝非如此,它的意义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我衷心的感谢1977、1978年的高考!
1977,重新升起的希望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并主管科技教育工作,一九七七年八月四日至八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记得我的朋友海燕从上海给我写信告诉我这个消息,让我准备复习,我却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我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时两个凡是还未突破,白卷英雄张铁生阴影还在。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而我们消息闭塞的马范桥知青还都在农田里收秋种麦埋头劳动,全然不知。10月15日我们知青点的带队干部换了人,为了欢送和欢迎两位带队干部的交替,我们全体知青还去了修武县城照相留念。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这则消息让密切关注高考的人们雀跃不已。这时妈妈也写信来让我回家复习功课参加高考。
我还在犹豫着,真的能按照考试成绩上大学吗?本来我的中学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数理化,我们那会儿中学上的是“工基”和“农基”,我已经四年没有看中学课本了,就我那样的基础能行吗?待我风尘仆仆的赶回家时,发现社会全都变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重新拿起了课本,加入到复习的大军。可是我发现不知道该如何复习,没有课本,没有老师,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妈妈也想尽办法去寻找复习资料,残破不全的旧教材都成了宝贝,没有计划毫无章法,更没有系统的补习,1977年12月的考试拼的就是读书学习的老底子和曾经的坚持。
1977年,河南省高考分为理工和文史两大类,理工科考语文、政治、数学、理化4科;文史类考语文、政治、数学、史地4科,每科满分都是100分。“河南省招生办公室”规定:11月18日至24日报名,12月9日至10日考试。河南省参加考试的有70.59万考生,我下乡四年了从来没有摸过教科书,基础太差仅仅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根本就补不上,记得77年河南省高考作文的题目是“为抓纲治国初见成效而热烈欢呼”和“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那时我们队里的知青毛孩在北京当兵写信给我描述过他们参加修建毛主席纪念堂的情景,我就写了“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两天的考试懵懵懂懂就考完了,觉得考题并不算难,可就是不会做,考试成绩达到了体检分数线,我并不知道考试的具体分数,最终结果是名落孙山,马范桥知青只有冯太凤被汲县师范学校录取。
十年积压,使1977的高考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一届高考,当时的报考人数是570万,录取名额为27.297万个,录取比例为29:1。我落榜了,但是1977年的考试失败让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1977年的那年冬天,让570万中国年轻人毕生难忘,在这个称之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的时刻,我庆幸自己也在其中。
未完待续
写于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