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到保研的A学校体检去了,体检只耗费了一个小时,凭着先排耗时长的队,再排可以迅速解决的队的秘籍,成功在一个小时内结束体检。结束后就去找从我本科学校同保研到A学校的学姐ZY聊天,我们绕着A校的校园散步,欣赏A校的建筑,聊起A校的历史,探讨研究生时不同味道的生活。仿佛感觉到时间线的风速跃进,然后便畅想了一切硕士阶段可能发生的事……包括选课,实习,饮食,甜品店……
然而对于我俩来说,这种浓密的甜都是掺杂着一丝尴尬的。究其原因就是,我们都后悔了保研。
我的学姐问我,为什么学校(本科)的保研风蜜汁盛行?感觉像是被推着的样子,懵懵懂懂的申请了保研项目,然后又迷迷糊糊的登进了保研学校的殿堂。
我俩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三点:(1)学校保研讲座很疯狂,保研的学长学姐还经常返校进行宣讲。如果一件事被反复的提出和强调,自然会提高它在人们心中的重要程度。(2)保研的同学都十分优秀,会让人觉得,保研是种荣耀,自带大神光环。(3)相较考研、出国、毕业就工作,保研无疑是最简单的一条路。风险低,失败后上述三个选择都可以再尝试。
保研的结果是最先出来的,出来之后会立刻让你选择是接受还是放弃,相信大部分学友都会选择接受。接受就意味着不能变卦,不可以出国,不可以找工作。当看到身边同学跨专业申请后拿到海外优秀学校的offer或者找到一份厉害的有名气工作时,你可能会质疑自己曾经的选择,保研,值得吗?
可以值得。但问题是,我俩都后悔了。我俩后悔是有原因的,原因不同:
学姐是因为,曾经就想过出国读研,当时保研的项目也是试试去投投的,她的是硕博项目,对于想赶快工作的她来说,确实时间上未免有些长。而且,凭借她的实力,她可以申请到美国藤校,这也是不小的诱惑。
而我呢,直到确认保研资格后,才慢慢意识到,专业的重要性。到了研究生阶段,课程和培养目的和本科大大不同,是培养专业性人才,课程几乎都是围绕本专业设置的。我的专业是人力资源,而我在保研后的HR实习经历中,意识到我不想做人力资源,如果研究生还继续学习它的话,不仅日后工作难以跳出HR圈,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饱受煎熬,悔恨和遗憾并存。
然而,这些都是我必须去面对的,毕竟,A校还是要去不是吗?其实我幻想过,不去入学,直接找工作会怎样。在我大四下申请实习的过程中感觉,好像也不会怎么样。有很多工作都有留用的机会。大四毕业直接找工作,好像也行。
但是我本科院校的指导老师和我说,研究生给的是你的一个平台,是更大的机会。本科,可能总会给人毛头小子的印象,可能还是没有到达精神境界升华、情感收放自如的老油条境界吧。
目前我在尝试非人力资源方向的实习,好像很难的样子,可能以前的经历都太人力了,研究生还要学人力资源,我觉得这是把自己的路限制小了。经历了几次面试的失败,心里倒是舒畅了很多,好像最坏也不过这样?
话说这么多,只想说,明白你的内心所向真的很重要。再亮眼的光环不是你的,它就不是你的。保研之路看似很轻松,但同时极具风险性。这个风险是潜移默化的,它是你人生的一个关口。如果你不喜欢本专业,那保研换个学校,好像真的意义不大,你要比别人付出N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和他们一样的机会。你完全可以出国(我的同学,没有一点营销经验,找了个留学中介,申请到了英国利兹的营销)。或者直接毕业工作,我有同学拿到了四大的offer(他也没有会计实习的经验,有金融双学位,没有考过ACCA、CIMA等证书)。另外,如果你真的很想出国,家庭也能负担的起,那就去吧,外面的世界总是更大的,不要让自己为丢掉的勇气买单。
是吧,可做的选择真的很多,真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曾经幻想过,保研后日子该是多么的清闲自在,幸福快乐。哈哈,真的很闲。但抵不住每日思考后,心底那份淡淡的遗憾。作为一个曾经高中貌似叱诧风云的理科学霸,读了人力资源后,一入文科坑,感觉,世界都不一样了,然后又要一错再错吗哈哈。不要。目前,自己还可以准备CPA,希望研究生时可以换一个工作方向。谨此建议,大学期间要多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不要害怕冒险,才能有更好的结果。你的幸福,只能由你来定义和衡量。最后,愿心中的那个少年,任由岁月流逝,他依旧能大步奔跑,浅笑向前。
Finally,第一篇简书文章,希望可以有读友共鸣,一起讨论^_^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