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让千万营销费沦为一场甲方的自high

​我对品牌这个概念最早的认知大概是在小学低年级。那时候家里买了一台新冰箱,上门安装的两位叔叔从进门带鞋套,安装完毕把现场清理整洁,期间不喝茶、不抽烟,和我爸在菜市场随便找的小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妈当时说,你看这就是大品牌。

在那个年代,在我们那个小地方,他们来家里装冰箱的事成为我很长一段时间的谈资,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表现出来的专业让小小年纪的我对技术工种有了一些敬意,如今想来,那是对专业态度的一种尊重。这种童年的印象以及我妈“大品牌”的赞美,让我对该品牌一直保持好感,以至于现在我家里的大多数电器依然选择了这个品牌。

随着慢慢长大,品牌两个字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地产领域,品牌更是一种价值风向。“品牌房企”代表什么?有良好的资金周转能力,有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更好的生活配套,有更强的增值属性……在众多房企不遗余力地做品牌建设,不惜千金买个好名声的时代里,我也成为了一名做品牌管理的地产人。

01

品牌是什么?

从业这些年来,我对品牌的认识已不再是高朋满座、星光璀璨的发布会,不再是媒体通稿中遣词造句的那份执着,不再是海报设计中把红色再调绿一点的那种较劲,品牌是企业的文化与信仰,是价值主张,是中心思想。而品牌输出者,也不是舞台上口若悬河的那个人,而是企业所选择的每一个与其相关的人。

02

你是什么?你就在传递什么?

我曾做过乙方,受过甲方各种刁难与毫无节制地价值索取;当然,我也收到过很多来自甲方的善意与认可,那些年我慢慢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人与企业的关系。

优秀的企业重视专业的态度,认可专业能力,甚至接受质疑,以非常巧妙的形式向乙方探讨专业,这种平等交流的合作氛围中,乙方也愿意主动分享经验,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工作,使得企业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能在业内形成认同,树立形象,因为他们相信,专业的口碑比一张华美的海报更加重要。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以“我是甲方”为基本信仰,以“猜我所想”为基本准则,以此来凸显水平之高,思想之深沉,以非专业质疑专业,以主观碾压客观,最后导致乙方放弃所有的想法,只求匆匆了事。而我的上一次离职也与此有关,并在离职之前向我的甲方发过一条这样的信息:“服务验收文件请收,感谢你花大量的时间在我们共同的作品上。质疑与否定不会激发一个人灵感,探讨与交流才能促进进步与升华,虚无缥缈的描述仅限艺术表达,而非指导意见,而好的作品一定是甲乙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晶,对此我很遗憾。”

03

回顾当时的自己,因为被刁难后的不平和愤慨,让我在开始做甲方品牌管理工作的时候,对这份工作的认识又多了一些思考。

每一个与企业相关的人,都是品牌输出的代表。正如童年时期对我带来的冲击的“大品牌”一样,那两位安装冰箱的叔叔,他们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传递着一个企业的价值主张和文化特色。如今的房企同样也会费尽心机提高服务标准,尤其对售楼处的特定岗位和一线服务人员更是建立了严苛的评价体系,以此传递专业形象和品牌气质,然而殊不知,企业在各个业务环节中对外沟通对接的态度与形象却为企业的品牌与文化带来无数“暗伤”,非常希望房企的各位老板去了解一下业内的“难搞企业名单”,并知道你支付给乙方的费用包含着一部分折磨乙方的“精神损失补偿”。

之所以有乙方的存在,是因为甲方需要另一个团队在技术和人力方面做支撑,所以请尊重你的选择,尊重乙方的专业。你对合作伙伴的态度,将影响他们对你的服务价值,请让他倾其所有给于帮助,而不是连案例也吝啬得不愿意分享。

好的作品考验的是甲方的理念水准和乙方的实操经验,上层价值的建设永远依靠的是甲方的眼界和胸怀,品牌影响力也非乙方一己之力便可赢得认同,过分依赖乙方而放弃思考自己的需求,永远不会创造出满意的作品,请不要让上千万的营销费用最终变成一场甲方的自high。

相信1+1>2,带着诚意做探讨,你会收获更多。

重视承诺,重视合同,重视监督,重视审查验收都对,但到了迷信的程度,一定会忽略人这个无所不在的决定因素,让打造品牌的所有努力变成演给自己的舞台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