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烧饼的母子

经常去滨湖路老李家羊肉汤店喝羊肉汤,和他们都很熟。只要我一进门,他们就知道我的喜好,18块钱一碗的羊肉汤外加一个刚出炉的烧饼。早餐吃得丰富又营养。

他家的烧饼特别好吃。焦黄的两面洒满了白芝麻,吃起来满口香味。每次拿到烧饼时,我都会把上面快要掉落下来的芝麻,用另一只手收起来,放到嘴里慢慢咀嚼。

打烧饼的是老李家的一个亲戚,烧饼摊的位置就在他们店北侧走廊墙角处。

这是一对母子,母亲负责擀面胚,儿子负责去火炉里贴饼和取饼。

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只知道她的烧饼很好吃,每次来买烧饼时,摊位前总是挤满了人。

如果店里顾客很多,她的烧饼是以来店里喝羊肉汤的人为主,路过的行人她是不卖的。

有时候我喝碗羊肉汤会再带几个回家给儿子吃。打烧饼的大姐,看我很面熟,会爽快地给我装几个。

可是有一次,我有急事需要插队买几个烧饼时,大姐说什么也不同意卖给我。而且她和我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态度一点也不友好。我说大姐,我家里有急事需要急着赶回去,能不能先给我来三个烧饼,我带走。

大姐冷冰冰地冲我说了一句,前面还有几个人排队呢,暂时没有了。

妻子特意安排我给儿子买几个烧饼带回去,其他的什么也不用买。儿子就喜欢吃他家的烧饼,有时候里面夹个豆腐串,鸡蛋、香肠,孩子吃起来会更香。

在我前面排队的还有两个人,我和他们商量,家里有急事,能不能行个方便让我先走。这两个人看我确实着急,就把机会让给了我。

可是大姐却不卖给我,她说今天所有人一定要排队,按排队顺序购买,插队的一律不卖。

我心想大姐怎么那么轴呢,我都跟前面的顾客商量好了。你顺手给我装两三个,我付钱拿走不就是了吗?但她仍然坚持不卖。

我气得长长出了一口气,后来我又搬出了羊肉店的李老板。大姐仍然不给面子,当前面两个顾客都走了,她才把那三个烧饼给我装好。

李老板私下跟我说,要不是有亲戚早就把她撵走了。高兴了就在这干,不高兴了就跟着人家到处乱跑。我早上刚批评了她,她还在气头上呢。

这对母子烧饼打得确实好吃,她在李老板的屋檐下做生意态度还这么豪横,李老板不是拿她没办法,而是可怜他们母子。

早在几年前,母子因为煤气中毒,大脑受损,恢复过来之后就在李老板的店里打工,再后来就做起了烧饼。隔壁烩面馆的张大姐是本市爱心团队的负责人,她召集大家为这一对母子捐款5000元钱帮助他们。从此之后,这对母女经常打听张大姐什么时候外出活动。张大姐只要一下乡都会带很多东西,给学校的孩子们分发下去。

他们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只要张大姐下乡,她们的烧饼摊一准关门。

无论开羊肉店的李老板如何劝说甚至拿出不让他们在这里继续干下去的话语来要挟她们,这对母子仍然不为所动。

后来张大姐为了不影响羊肉店里的生意,每次下乡都是偷偷地去。即便这样还是瞒不住这位大姐的眼睛。

张大姐的汽车就停在她们烧饼摊斜对面的马路边,她经常关注车子什么时候开走。张大姐只要一上车她就停下手中的活跑过去问问她去哪里,后来张大姐把自己的车停在了门面房后面的大院里。她也会偷偷地跑到后院去,车只要一开走,无论去哪只要不带上她,她的心里就不高兴。后来她就让儿子经常到后院去看张大姐的车还在不在那里。

张大姐看甩不掉他们,干脆有活动就让她们跟着。

这一跟就是五年,她们每次下乡时这对母女都会亲自打上一二十个烧饼,撒上厚厚的白芝麻,用白色的纸袋包好。

这一天也是他们母子最快乐的时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封信(代前言) 儿、媳: 我写的“人生点滴”确实空了一点,现在我又写了“往事点点”作为“人生点滴”的续篇来...
    微笑的卡萨阅读 5,062评论 1 1
  • 新春记 文/一笑东方 1.回乡记 夜里回到故乡,雪落在故乡的土地上,纷纷扬扬...
    一笑东方阅读 4,818评论 12 54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家祖传吃字在先,祖宗遗训便是吃!吃出人来才有用,才值钱!对于穿衣则很不介意...
    返朴归真阅读 8,317评论 24 259
  • 【100天行动第三周】11月19日主题:寻找小确幸――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听起来就有足够的幸福感,虽然细微,但真实...
    伊犁艺妈阅读 4,636评论 0 0
  • 导语 在这里,每天为大家剖析一个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意,把一个个竞争激烈的传统生意,我们通过思考、推演,最终找到...
    奔跑的老王阅读 5,677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