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里的一段视频让人感慨,一个小学生独自一个人,撑着雨伞过斑马线,见到一辆辆礼让的车辆,一个一个鞠躬致谢,礼让行人本是义务,换来的却是欣喜和感动,文明是相互的,善举是可以感染的,小学生离开马路时的雀跃,行车人车辆起步时的搁楞,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视频里也有一闪而过的车辆,我们姑且认为他有急事,或者是疏忽大意,但他一定留意到了礼让的车辆,也一定会为自己的鲁莽捏把汗,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汗颜,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无心之举,但每一次都会是后怕和羞愧,如果都能这样想,今后也会更加的注意,未尝不是件好事。
但现实总不会如此的完美,路上的不文明现象还很普遍,不礼让行人、闯红灯、逆向行驶、占道行车、乱插队、夜间会车使用远光灯、乱鸣喇叭,行人随意横穿马路、攀爬隔离栏,非机动车不按道行驶,随意穿插车流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图自己方便,却给他人和交通秩序带来了不良影响。
有的看似并不违反交通规则,实际上也反映了素质的高下,就拿过人行横道来说,汽车固然要礼让行人,但行人也应当考虑通行效率,有的人故意慢慢吞吞,一步一回头,还要瞪两下礼让的车辆,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权利,这让一些行车人很是反感,于是出现了没有监控的地方,也造成一些行车人无视斑马线的现象。
要知道设立人行横道的初衷是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但很多人并不知晓它的通行规则,对于车辆而言,其一是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其二是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其三是行经人行横道等没有超车条件的,不得超车。
对于行人而言,其一是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其二是注意观察,确认安全方可通行;其三是在人行横道内通过。对于非机动车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必须下车推行通过,很多自行车、电动车和三轮车,都是骑行通过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道路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蛮荒时代凭借的是横冲直撞的丛林法则,现代文明依赖的是人人遵守的制度规则,随着道路设施的逐步完善,交通法规的不断健全,监督管理的日益现代化,更多的还要依仗人们的自觉行为,道路交通才会更加快速便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
我们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字路口,除了物质生活水平的富裕,还在于国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升,每个人都需要迈出文明的一大步,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小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