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中的联盟原则是新增加的一个影响力的按钮,联盟原则,即人们倾向于顺从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群体的人。个人认为也是最有力的一个原则,因为这个原则背后就是人际关系。阿德勒说,一切痛苦(快乐)都来自人际关系。西奥尼迪也提到,在大脑中,感受社会排斥的伤痛和感受身体的伤痛一样,都是同一个脑区,可见,人际关系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关系能带来人与人的联盟感呢?书中提到了四个方式,即共同的敌人,共同身份认同,类似的情感反应和换位思考。只要简单的让人们意识到这些共同之处,就能创造“我们”的意识,扩大归属感,实现联盟感。
首先是身份认同。二战期间,纳粹德国逼迫日本也在国内对犹太人执行高压政策,在日本进行的听证会上,日本最高统帅部问社会心理学家卡利什,为什么德国纳粹那么仇视你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盟国一样对犹太人进行清剿,不站在他们这边。这时卡利什说了一句话,“犹太人和你们一样,都是亚洲人”。这一句话,改变的日本人的态度。这种亚洲人身份的认同,把犹太人和日本人并列和捆绑在一起,而把纳粹孤立在外。所以,身份统一的过程,能让自我更多地与彼此相连的他人融合。这种身份统一可以是家族的,可以是地域的。
其次是树立共同的敌人。有句话叫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立的群体会因为共同的敌人而联盟。三国有孙刘联盟对抗曹魏,当代有北约制衡俄罗斯。可以说,俄罗斯在东欧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让欧洲更团结也更强大。
第三是类似的情感反应。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这就是通过情感来实现联盟感的宣传语。而一个群体像对另一个群体采取敌对状态,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对其群体的成员进行非人化,来否认基本的人类情感和品质。相反,有了共同的情感,我们会觉得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大家原本都一样。
第四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他人的处境中,可以提升他人和自我之间的重叠感,进而带来更多的喜欢和善意。当我们开始学会在意别人的在意,别人也会显得不那么不可理喻。
当然,这四种方法并不能持续太久,因为人的本性是要去竞争来获得生存空间,抢占优势的——这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而且,经常体验到威胁感这种人类特质,更把我们引向隔离和竞争。就像《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当在森林里遇到一个生物,我们第一时间会选择消灭它,而不是和他合作。
如何面对这个被进化的压力助推,被自私的基因控制的可怕对手呢?可以让跨群体成员更频繁的出现在我们身边,由此来构建联盟。还有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注意力的聚焦”,因为它可以促成一种正念、价值观和选择。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做“聚焦错觉”。人们自动认为,如果自己在关注某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一定关乎自己的利益。同样,如果我们把注意力聚焦于我们本身,而不是外部的竞争,那会很大程度上化解对于威胁的恐惧。这是一种“自我肯定”。把注意力引导到我们在意的某一方面,(可以是友谊网络,也可以是对方的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这样,我们受到威胁的防御反应(偏见、好斗、自我推销)就可以变成自信反应(开放、镇定和自我控制)。
人为何会有偏见,就是把注意力聚焦到了对方的缺点或者自己讨厌的地方上,就会产生彼此的疏离感,认为大家不是一类人。智子疑邻的故事就告诉了我们这种感觉带来的后果。
而一个人,如果能让我们聚焦的事情(比如挣钱)和他具有的实现你聚焦的能力匹配的人(比如成功学大师),更容易受到你的好感和信任(也更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注意力聚焦的意义非比寻常。
当你用注意力聚焦来面对威胁感,你会有三大收益。首先,你会获得以为强大的同伴,化敌为友,就像华为永远把竞争对手看做是友商。其次,你会减少对威胁的焦虑。第三,当遇到不同群体时,你会尝试把注意力从割裂转移到连接上,从而发展群体联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