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瘦小,11个月,7.3kg,69cm,带娃去小儿推拿,捏脊的时候看到她眼里的恐惧,我心瞬间皱了,马上脱下口罩,让她见到我,我自己也忍不住,后来跟治疗师说,说娃可能觉得姿势让她不舒服,又怕我离开,才哭得撕心裂肺,而不是抗拒捏脊
第一次跟娃说,找大象车(学步车),她爬去了,下午又试了一次,尽管没有过去,但眼睛看着,证明她是真的知道那个东西,就是我嘴里的大象车(因为家里人对大象车的称呼都不一样,我惊讶娃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物品,并且用行动告诉我那个东西在哪里)
吃橙子,把皮蒸软的橙肉不吃,还邹眉头,一副难吃的样子,抢着吃新鲜切的,因为前者苦,麻麻话橙皮有益,姑且不考究,为了孩子有愉快的用餐记忆,我不会给她弄苦的,这也说明我女味蕾发达呀!
婆婆教会下床了,天了噜!!!娃来到床边,想头落地,婆婆教她脚先落地,让婆婆意外的是,娃知道控制脚,教了两次就会(大人还是要扶着,毕竟娃不够高),最最意外的是,娃会举一反三,在餐椅上,也同样的方式,动作流畅落地(麻麻却全程黑脸,我猜,估计是怪我们教她学会落地,活动范围扩大,看牛仔的日子提前到来,可我的观点觉得,娃要是没准备好,怎么教都学不会的,而且相比头落地,脚落地的伤害相对轻)
这个周末,有4个细节让我想碎碎念,从没有逻辑,碎片灵感开始写
1 一个业绩500万,3个孩子妈,空降的领导,感受到她的共情,愿意带领没经验的我,发现我的优点,尊重我的时间安排,给我一个小目标:周末有效陪伴,上班跟她分享我的感受。为了完成目标,我比平时更细心观察我女儿变化
2 朋友圈宝妈说,要坚持码字,灵感就可以信手拈来,思如泉涌
4 樊登读书里一篇文章的标题,女人更贵的是思维习惯
3 年糕妈妈梦想起点的视频,每句话都是暴击,(有些不是原话金句,是我理解后的表达,懒得转述原话)
*大部分人都留在原地,只有敢于挑战现状的人,才过上了不同的生活…老是给自己设限,当时看着牢不可破的围墙,现在弹指可破~~~这都是因为舒适圈
*带娃还好吧,别人更累;能帮自己的,只有自己~~~这也是非常戳的,正是因为自己希望在身边的人,都有不得已的原因,都不能在身边,才如此煎熬,还不被理解
*带娃的快乐时光就是舒服的人在身边,比如老公,我妈在
* 我和糕妈的差距是,她可以在娃睡觉后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