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守规则,可走出象牙塔,踏入社会,却发现周围环境处处要求我们打破规则去创新。
规则与创新看似对立,实则是相辅相成的。规则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框架与秩序,而创新则是在规则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可能。就像建筑工人按照图纸施工,这是遵守规则;而建筑师设计出风格独特的建筑,这是创新。二者缺一不可。
在教育领域,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学校教育强调纪律与规范,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然而,社会又期待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素质。如何在遵守学校规则的同时,培养这些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种“规则内创新”的思维模式。
例如,芬兰的教育改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芬兰的学校取消了传统的考试评价,转而采用项目式学习。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团队合作、资料收集与整理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遵守了学校的规则,还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项目成果。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又让他们学会了在规则内行事。
当然,这种矛盾让人困惑: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名校升学规划:让你脱颖而出的9种学习力》寻到了端倪——合理地遵守规则并适时打破边界,而关键就在于培养9种学习力。
这本书的作者姜方洲,是教育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与实践者。他多年来专注于升学规划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见解。他用自身经历为引子,讲述自己从陕南小城到新西兰求学成功,并在教育领域创业成功的经历,为无数学生与家长提供了对升学指导与学习方法的思考。在本书中,他更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在规则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
01 心理韧性:耐挫力与变革力,从挫折中崛起
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耐挫力让我们在失败面前不气馁,而变革力促使我们在困境中寻找新的突破。
耐挫力方面,一个典型案例是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他在高中时曾被校队篮球队拒绝,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将挫折转化为动力,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篮球史上的传奇人物。乔丹的故事告诉我们,耐挫力不是简单地忍受痛苦,而是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坚持前行。
变革力则体现在企业界的转型变革中。柯达公司曾是胶卷行业的巨头,但在数码摄影技术崛起时,未能及时变革,最终走向衰落。
而苹果公司却凭借敏锐的变革力,从一家传统的电脑公司转型为以创新消费电子产品闻名的企业,通过不断推出革命性的产品,如 iPhone,重塑了整个行业格局。这说明变革力是顺应时代潮流、突破旧规则束缚的关键能力,让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而姜方洲则是在西工大高中被多次拒绝之后,找到了新西兰这条路,更是在新西兰高中开辟了一条没人走过的路,高中毕业就创立睿深教育,还助力自己进入哈佛大学。
02 主动探索:探索力与实干力,迈出创新第一步
探索力驱使我们主动去发现新事物、拓展知识边界,实干力则将我们的想法付诸实践,让创新落地生根。
姜方洲提出的“微风险适应模型”不仅适用于他的睿深教育,更是适用于很多企业、个人的成长工具。
而在探索力方面,科学家居里夫人是杰出代表。她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充满了探索精神,在简陋的实验条件下,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最终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新元素,为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她的探索不仅推动了科学进步,也为后来的医学应用开辟了新领域。
实干力的案例可以在众多创业故事中找到。比如,马云创立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他敏锐地洞察到其商业潜力,凭借实干精神,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克服重重困难,打造出全球领先的电商帝国。
没有实干力,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空中楼阁,而马云的实干让阿里巴巴成为创新商业模式的典范,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商业运行规则。
03 适应未来:迭代力与掌控力,在变化中掌握主动
迭代力让我们不断更新自我,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掌控力则帮助我们在复杂的局势中把握关键,掌控自己的发展方向。
姜方洲将迭代力用在了记单词上,用简单几分钟迭代,从初始英语有限到熟练。而在科技行业更新换代极快。智能手机从最初只有基本通讯功能到现在集娱乐、办公、社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每一次的升级都离不开企业的迭代力。
苹果公司不断更新其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适应新的技术趋势。对于个人而言,持续学习新技能、更新知识体系也是迭代力的体现,如学习新的编程语言以适应软件行业的变化。
掌控力非常有趣,既然是掌控自己的身体对抗透支。很多人因为身体差跟不上学习,姜方洲也是这样,姜父大冬天的早晨喊他起床跑步。姜方洲从最初200米倒数第一,变成一天800米,1500米,3000米以及400米都是第一名,还用日历做了非常好的时间管理。
在学习和生活中,掌控力体现在合理规划时间、设定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使自己在各种选择和挑战面前保持清晰的思路和主动权。
04 连接世界:连接力与故事力,构建影响力
连接力帮助我们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和资源整合网络,而故事力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想法和价值,影响他人。
姜方洲用强关系及弱关系管理为自己深耕在自己领域的时候,扩大自己未来的可能性。而在连接力方面,全球知名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是一个典范。他创立了维珍集团,涉足多个行业,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卓越的连接力。
他善于结识各行各业的人才,建立起庞大的人脉网络,并通过合作和资源整合,推动了旗下各项业务的发展。例如,维珍航空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提供独特的飞行体验和增值服务,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
故事力的典型案例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营销。可口可乐通过一系列富有情感和故事性的广告,如“开启幸福”等宣传活动,将产品与人们的美好回忆和情感连接起来。
这些广告故事不仅让消费者记住了品牌,还赋予了产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价值。在个人层面,故事力可以帮助我们在求职面试、项目汇报等场合中,生动地展现自己的经历和优势,打动听众,获得更多的机会。
05 数据驱动:数智力,洞察数字背后的真相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智力成为关键的学习力之一。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分析数据,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数智力在商业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谷歌公司通过分析海量的用户搜索数据,精准地定位用户需求,优化广告投放策略,从而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金融领域,量化投资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对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和投资决策,取得了显著的投资回报。
对于学生而言,掌握数智力,用好AI意味着能够更好地处理学业数据,如分析考试成绩、制定学习计划等,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数智力也帮助我们理性地看待各种信息和数据,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但丁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并非鼓励我们盲目地打破规则,而是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世界名校升学规划:让你脱颖而出的 9 种学习力》一书为我们揭示了在规则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的奥秘。通过培养耐挫力、变革力、探索力、实干力、迭代力、掌控力、连接力、故事力和数智力这 9 种学习力,我们能够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勇敢地打破边界,实现个人的成长与突破。
这些学习力不仅是升学规划中的重要竞争力,更是未来人生成功的关键基石。从现在开始,锤炼这 9 种学习力,在规则与创新的舞台上,展现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