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游记

拙政园

       偶尔翻看微信,无意翻见几句话:有一种尊贵,只有中国人才懂,那就是中国的古建筑。确实,这样的尊贵唯中国独享,如徽派建筑、京派建筑、苏派建筑,都是国粹、都是国家的文化印记。不同流派的建筑,以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书写着各自的故事,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高耸、或威严,是如今的建筑永远无法超越和比拟的。

       前几日,爱人安排,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苏州游,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苏州还是第一次,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姑苏的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中。走进老城,随处可见的文化印记都可以让你停下脚步,慢慢细品。这其中,最令人回味的那一定是堪称国粹的苏派建筑,我想,它的尊贵就在于存在了数千年的苏州园林中。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姑苏地域的人们便开始追求脊角高跷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以及叠石迭景,造景筑园。

拙政园

       一早就晓得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的拙政园,只是一直不得相见,迈入古色古香的园门,目睹园景,惊为天人。置身其中,四周山水环绕,或廊亭、山石,或古木、窗檐,曲折蜿蜒、藏而不露,东园的大草坪和假山之间碧波浩淼,西园的鸳鸯馆、留听阁、浮翠阁、水廊都建在轻轻涟漪的环绕之中,仿佛“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舒缓有起伏、回味有余香。一路行走,没有导游,也无记录,但园的历史必定与拙政有关,或许山水依旧,几度宦海沉浮;一路赏学,亭台楼阁到处诗文、联对,拙政园必定也与美文结缘,翻看资料,明代文征明《拙政园图记》、清代吴伟业《拙政园山茶歌》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明四家文征明与拙政园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一路上不断闪现的关于文征明的印记足以说明他们的亲密度,中园中心的“香远堂”内文征明当年为此厅书写的“香远堂”匾额,此时仍高悬于厅正中,字迹苍劲有力又潇洒流畅。墙外路过当年文征明的画室“玉兰堂”,堂前还有一株文征明手植的紫藤,已有四百多年树龄,老干盘曲,只是冬天寒凉,无法见到它的枝繁叶茂。之后,又游览了苏州古运河、寒山寺、虎丘等,确实处处是胜景,处处有故事。

拙政园

       苏派建筑是南方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园林式布局是它的显著特征也是艺术典范。遗憾,一路抱儿前行,拖儿带女下只能粗粗领略,待日后再细细品味。

拙政园


水路城墙
寒山寺
胥门古城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
    姑射阅读 2,381评论 2 4
  •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
    林香砌阅读 6,612评论 1 11
  • 上午12点到达苏州火车站,原本应该11点到达的,火车晚点了一个小时。在狮子林附近找了一个宾馆,苏州站到宾馆只一站,...
    嘿似懂非懂阅读 421评论 0 5
  • 文/格调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素有物华天宝之誉的苏州在江南人心中更是一种赞美和向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半个低调格阅读 553评论 0 2
  • 大概两个多月以前,我工作的建外soho有一个男人从楼上跳了下去,倾盆大雨中血流了一地,救护人员不紧不慢,人们远远围...
    cloverblue阅读 8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