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违规吃喝问题需要实事求是

近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开展,各地纵深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引起重视,顶风违纪,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整治违规吃喝问题表面上看是如何管住嘴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守住心的问题。但各地机关在推进整治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等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问题。

首先,各党员干部要认识到违规吃喝不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小节”,表面看是一顿饭、一场酒,实质是贪腐问题的导火索,违规吃喝之风往往是作风溃堤的“第一道口子”。一些干部从违规吃喝开始,逐步滑入贪污受贿的深渊。严查此类问题,本质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各单位组织应加强学习教育让党员干部清醒认识违规吃喝的危害,各位党员干部也应自觉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提起十二分精神,时刻警示自己坚守底线,避免陷入深渊。

其次,违规吃喝会对营商环境,社会风气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仍有错误观念,“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在一些人心中仍根深蒂固。党员干部要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违规吃喝从来不是发展的润滑剂,而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中央将整治“舌尖上的腐败”作为突破口,正是因其背后隐藏的权钱交易和特权思想。

所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不能只刮一阵风,要清晰的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在于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整治要有常抓的耐心,更要有长效的制度规范,不断固化整治工作成果。各党员干部也不能心存侥幸,以为“避避风头”等一等就会过去,这是对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和意志的认识不清醒。

同时需要注意,违规吃喝问题整治要“精准”,整治违规吃喝的核心是“违规”,而不是吃喝本身。当前在整治的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对整治违规吃喝的歪曲解读和一刀切的执行,实际上是一种懒政,也是形式主义,必须要警惕。需要各级单位规范完善公务接待等各方面规范制度,制定清晰合理的标准,在执行时,把尺度和红线把握清楚,瞄准违规核心,剑指利益勾兑的酒桌交易、奢靡的公款宴请等违规行为,对于顶风违纪者要严打。对于合规的自费家宴、公务接待、朋友小叙等,应该开“绿灯”,不能让整治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