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没有哪个区能像虹口区这么有个性,走在虹口的马路上,你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各式房屋,而且它们会差异很大。
初到上海时,我借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宿舍。好友带我经常穿过上外走到虹口足球场,再走过鲁迅公园门口,最后走到四川北路海伦路一带。虹口足球是极为现代的综合性建筑,最里面当然是巨大的台阶看台和台阶当中的足球场。但足球场外围一圈却分为几层,每层都有很多房间,可以喝咖啡可以健身甚至还有书店。鲁迅公园像是一个调节阀,古朴的公园大门,里面却是中西合璧各式房屋都有。在那里时常能看到有人到鲁迅墓前放上一束鲜花。
四川北路热闹而繁华,两边铺子上下两层楼,卖衣服的和饭馆以及点心店挨挨挤挤,甚至将这种浓浓的商业氛围挤到海伦路。海伦路不长且弯,白公馆和新青年报社都在这条路上出现,小资的民国别墅和明清檐墙,欧美风格的独家别院和一早倒马桶的弄堂都是一墙之隔。
我和好友囊中羞涩,走在这样的街头,一眼眼看过来,不用去买不用去品,也觉得自己沾了光,似乎因和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做了近邻,觉得他们没那么遥远,都是平常人家。
居上海十多年后,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了解。结识了一帮热爱上海文化的网友,那天稻草人组织我们一起参观虹口的老弄堂。“螺丝壳里做道场”这句话用在虹口区最是合适。至今虹口区还有不少老式弄堂存在,而且老居民仍居住在弄堂里。弄堂的挨挨挤挤和吆喝声,路灯下搬把躺椅喝茶聊天,时光一下子拉回到从前。
虹口区的老弄堂特别多,尤其沿河一带。原来从前这里是公共租界区,生活着许多从事“下等职业”的平民。自然房屋建造得没那么讲究,居民多,道路也比较窄小。
今天我和我先生沿
着宝山路一直走到东宝兴路,再次走到四川路。虹口区以它特有的丰富的面孔迎接我们,我脚下的马路时宽时窄,高大帅气的时髦的大楼和低矮风格迥异的民房弄堂随时可见。加上今天天空很好,蓝天白云下,沿街面我们饶有兴致地看到七八十年代的老公房大楼,三四十年代的拥挤民居,正在翻身改变的半片楼...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过马路。在虹口区一个路口超过五条马路不稀奇,稀奇的是每条马路会双向道,且一个方向一条道,它们之间都会有意地错开一些。稍不留神,你就会在这样魔幻的路口偏离方向,走到另外一条岔道上。走错路不算什么,问题是在虹口你很难找到一条正北或正南的路。这里的马路以倾斜为乐,这里的楼房以奇形怪状为常态。时髦和世俗在这里只需要跨条街或者干脆隔扇门。
烈日当空,我们走在第三个天桥上,看四面八方车流不息。穿过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东方明珠肉眼可见,沿街的老弄堂正在被打扮成又老又新的样子,要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又变样了。站得高了,你会发现红屋顶的老房子正在被长起来的高楼掩盖,我感到这里正在蜕变,向陆家嘴那样奔跑。我不知道这些变化对这片区域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