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大学期间开始便不断尝试着做生意,前后依靠寝室小卖部,水货手机,网页制作摸索到了一些生意经,我始终觉得做生意和创业即是一个共同体,又不能完全等同。在成长的历程中,蕾蕾得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兴许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创业。微商带给了我什么价值?也许是在寻找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端口。也可能是实现人生的理想诉求。它对我的价值,我对它的情感是复杂的,但唯一简单的情感,是我从来不后悔我会踏入微商这个行业。
做微商一年半以来,也经历过好几次失败,原因都不尽相同。
第一次失败的经历是出现在16年的较早时候,以前总是听说不要与朋友一起做生意,就连邓超,黄晓明,佟大为拍摄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也充分演绎出了这句话的意味。可蕾蕾偏偏不听,虽然算不上合伙,但好几个生活中的朋友,见到自己那时候挣钱从来没有这样容易的情况下,都纷纷做了我的直系代理,那个时候自己不懂,也没有多加阻止。
在我看来,朋友的关系是公知于生活的,而生意场就该有生意场的新共识:谁都不要利用朋友 的身份占谁的便宜,一切按照团队和行业的规则做事。
其实不管怎么看来,这样的想法都是公允的,但无奈朋友们不这样想。她们总觉得我是你的朋友,你就应该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为她们开方便之门或者视而不见。并且后期在团队的管理上,朋友的关系也不便于自己把有些话说得过于沉重,这直接导致一个代理群被朋友的这么几颗耗子屎搅混了。
第二次的失败,是深受于上家意识的荼毒
那段时间恰巧赶上爆品上市的风口期,但同时的,也是自己微商新手阶段的摸索期,很多未来的路和方向,需要一个更有经验之人的带领或者指引。这个人最有可能是你的上家,她们也许没有比你早做多久,但是资源的获取却是要先你一步的。而直接导致蕾蕾第二次失败的原因是一句“市场有淡季和旺季”
那时没有去细细推敲这句话的真伪,觉得一段时间的业绩下滑是因为季节的变换,从而影响到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欲望,进而形成淡季,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不是因为自己的零售减慢还有代理的出货速度减慢?或者更深入的去反思,究竟是什么让出货速度减慢呢?或许淡季是一方面,不过一定也有其它方面,可那会儿考虑太少,就盲从了上家的意见。
第三次的失败来源于不懂得借势的重要性,当自己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你需要借势,就像实体门店的装修,破破烂烂总归是吸引不了客源上门的,微信朋友圈也是一样的道理,即便是借势的对象不是个人,也至少应该搬出公司的势和产品推广的势。
第四次的“失败”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对客源的思考,以前总是不明白,很多微商大咖们喜欢说的:“引流加客源是最简单的事情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现在看来也算摸清一些原因了,为什么会有马太效应,为什么掌握资源越多的人越容易获取新的资源。究其原因,终归是其个人魅力的不断延伸,也就是形象的塑造与最终成立。人民币喜欢吗?当然喜欢了,因为它具有价值呀,全中国通用嘛。
最后,蕾蕾终于想明白,微商的价值,不仅在于改变现有阶层固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一个跳脱的机会,更在于这是一个不断试错前行,完善自我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