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路,书写新风采。
今天小洁要和大家讲述一下,我们中国最美奋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民有了袁隆平爷爷才过上了吃饱饭的日子。袁隆平爷爷所待的安江农校就在我的家乡,怀化地区,所以我也是从小听着袁隆平爷爷的故事长大的。
中国的百姓都很感谢他,是他给了中国穷苦百姓生存下去的希望,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这一代人尽管没有过去的人那样惨痛的经历,但并不妨碍我们感谢那些为中国美好明天奋斗的时代英雄,我们应该对他们的付出铭记于心。
对于吃饱饭这样的奢望,在过去的60年代是百姓不敢想象的好日子,生活在2021年的我们很幸福,因为现在的中国发展快速,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丰富,想买什么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过物流购买。
这在过去根本不可想象,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大范围“非正常死亡”,即饿死现象,尤其是河南、安徽两省,出现大量人民饿死现象,三年大饥荒,饿死了多少中国的穷苦百姓?我们应该庆幸,自己出生在中国腾飞的时代,今天的我们不用担心没饭吃,因为有袁隆平爷爷在,有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在。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看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书里的内容有一部分描述当时的农民缺衣少吃的情形,最让我印象的深刻是第一部开头篇对弟弟孙少平的描述,孙少平家里穷,人口多,半大的小子每天只有吃黑馍馍度日,它是高粱面做的,粗的叫“糠团子”干巴巴的,很难下咽,细一点的才叫馒头,也叫“馍”,黑馍馍是当时饥荒年代穷苦人餐桌上的主食,它谈不上多营养,但可以充饥,不被饿着,处于少年的孙少平每天都只能吃两个黑馍馍,并且还要进行大量的农务劳作,这么做只是为了可以在学校继续读书。
我们的袁隆平爷爷,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历过大饥荒,深知吃不饱饭是种怎么样的感受。
在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他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也就是在这里,袁隆平爷爷发现了第一株野生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太高兴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年少时袁隆平就立志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农业科学技术打败饥荒威胁,让老百姓都吃饱饭,就有着这样的宏伟目标的袁隆平开始他的实验,经过不懈努力的反复研究,袁隆平爷爷在1964年7月5日,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
生命不止,研究不息。
袁隆平爷爷今年已经91岁了,是个长寿的老人,他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大业,他去过很多地方,为世界各地的人带来了希望,他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为了科学事业,甚至曾献身“试毒”,在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人民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袁隆平爷爷,他是伟大的,是可敬可佩的。
在2019年6月,袁隆平爷爷参加了湖南农业大学新生开学典礼,爷爷在谈及成功的‘秘诀’体会,用八个字概括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知识就是力量,是创新的基础,袁隆平鼓励同学们要打好基础,学会开阔自己的视野,掌握最新行业发展动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用知识好武装头脑。
汗水是要能吃苦,用我们长沙人的精神说的就是,吃的苦霸的蛮耐得烦,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实践出真理。
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抓住你的灵感,让它去升华你的思想。
机遇就是要做一名“有心人”,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
袁隆平爷爷对我们广大青年提出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还要坚持下去,哪怕每天只是做一点,也好比你几天不做,一做就好久来的更好,因为前者培养的是毅力,比后者更能锻炼人。
我们伟大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正如马克思所讲:“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希望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岁月里谱写好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送大家一句,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金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今天,你有好好奋斗吗?
谢谢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