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語言是表意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外壳。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存在言不尽意,言不达意的情况。并且语言在编码传送接收过程中,需要发送者和接收者共同的语言背景,即使如此也存在信息的丢失现象,这就需要反问以求证,实现信息的完整传递。
在这里“意”就是经文要传递的“道”,经文种的“道”就是语言文字,是表述“意”的工具。冯友兰说,古人追求“得意忘言”,“意”就是道的内在本质,言是“道”的外在规定性。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道”一经描述出来,那就不是永恒之“道”了。
《道德经》流传到现在,只所以存在各种注解,有些截然相反,主要是经文传递的时代的语言背景消失了,后人只能推定当时的语言背景;并且经文本身是语录体,文字简介,简明厄要,但也不像后期乃当代文章,详尽而交代出了文字的语言背景。另一方面,注解人的知识储备,时代背景都鲜明地留在了注解文字中,所以出现了各种注解。
名可名,非常名
事物(植物,动物,社会规范,天体)在命名之前已经存在,命名是为了使用的方便,例,松树命名之前已经存在,我们为了在语言,作文中使用方便,命名为松树。所以,有名是事物被发现,被使用的开始。
对已命名的事物,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已命名的事物,自命名之刻起无时不发生着变化。例,松树,放在更长的时空中,我们现在看到的松树已非初始的松树。意识到应对的措施也要变化。这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
千年智慧,感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