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下午2点(6月8日),我背上简单的行囊出发了。列车缓缓地离开我们的城市,午后的阳光无限温柔。
每次乘坐火车,途径我们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汉帛大桥(Humberside Bridge),都很有感触。在更换了4次列车,遭遇了个别车次的晚点后,我于当晚的7点到达了目的地城市(Lichfield)的火车站。原本3个多小时的火车,我花了近5个小时来完成。出得站来,我已是满身疲惫。好在高纬度地区,夏天的夜晚,天空依然明亮,它安慰着我七上八下的心,引领我走那弯弯曲曲的路。
学校给我邮寄过地图,从地图上看我的旅馆也离学校不远,只是我的方向感极差。所以当我看见路旁站着或坐在自己出租车里闲的有点发慌的出租车司机时,我冲他们走过去。是几个印巴人,他们好奇地盯了我一会儿,然后仔细地告诉了我怎么走。
走了一段很直很长的路,然后左拐,又是一条很直很长的路。有点担心走不到头,或走过了头的时候,一位中年男子迎面走来。于是笑脸迎上去,张口就问。他笑着说他要回家,我去的旅馆就在他家附近,让我跟他走。于是就跟他走,立刻拐了个弯。多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问了个合适的人。
他问我是否来这个城市面试的?我惊讶于他的聪明,或者我自己有点蠢吧。我告诉他对滴,我去K中学应聘中文老师,他立刻赞许似的看着我,说:“那可是个好学校呀。我老婆在另一所中学教书,比K中学要差些”。走近居民区的时候,看见三个11、2岁的男孩,在路边,冲对面路边的垃圾桶里扔石子。中年男子轻声地嘀咕了一句:这些蠢孩子。当我们走近,孩子们开始向我行注目礼,眼神中有些许木讷、惊讶、惶惑,同时又很好奇甚至有些羡慕地看了一眼这个当地的中年男子。我,很奇怪吗?我暗自问自己。挺挺腰,我含笑从孩子们身边挤过去。(这场景,是多么的似曾相识。我想起70年代,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也曾和儿时的伙伴,跟在外国人的后面,好奇地想看个清楚,看个究竟……)
中年男子把我送到了旅馆那条街的路口,才在我的感谢声中折了回去。莎士比亚大街(Shakespeare Avenue),多文艺的名字呀,适合我这样的文艺中青年哈。
按响门铃,店主玛丽老太太给我开了门,把我领进了我的房间。我就住在二楼的楼梯口上。一个小单间,一晚住宿,加上第二天提供一顿英式早餐,共计27英镑。
老太太告诉我对面是浴室,24小时热水供应。
我问玛丽,周边有没有什么餐馆可以吃晚饭,她说有不少好的餐馆,比如意大利餐馆、中餐馆……我暗想,那我就不是这小镇上第一次出现的中国人了。她问我是否来应聘的,我想我明白了,这个地方像很多英格兰的小镇,人们平时在附近的大城市工作,晚上回到小镇的家里,这样的地方环境幽雅安静,少有外来人群,当地人过着恬静而慵懒的生活。我告诉玛丽我来K中学应聘,她笑着说,这是个好学校,她的孙女18个月前从这毕业的,目前在大学学习。她自告奋勇地说要开车送我去城里的餐馆,不过我得自己走回来。我笑着说:我想想再说了。就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小屋。
虽然快8点了,从我的窗口望出去,街上还很亮。
在屋里泡了杯咖啡,吃了几块壁橱里放的饼干,趴在床上发了会儿呆,天就慢慢黑了下来。我决定去找找明天要面试的学校,免得到时找不到路心慌。
不到5分钟,就找到了K中学。才发现,这个地方是真不大。后来回家在网上搜索到,这个镇的长住人口才两万多。
饿了,蛰进了学校旁边还开着门的波兰人食品店。在英国的东欧移民中,波兰人居多。店主夫妻照例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这个不速之客,眼睛在疑惑了一秒后,随即送出一个微笑。我笑着买了些吃的,双方在谢谢声中道别。
我做出个决定,面含微笑一路走回旅馆。这一招果然奏效。路上偶尔碰见个当地人,也没有了惊讶的眼神,他们一律回报我以微笑。
深夜,打开电脑,把第二天要试讲的PowerPoint课件再修改了一遍。12点,睡觉。
一直在床上“烙饼”。我想是晚上那杯咖啡在作怪。有点担心睡眠不好影响了天亮的面试。早上醒来还是很困,冲进浴室洗了个热水澡,好了很多。玛丽敲我的门,让我下楼吃早饭。
餐厅里是典型的英式早餐。很程序化,没什么新鲜的感觉,却很管饱。
燕麦片、土司面包、橙汁,然后听见厨房在嗞啦作响,玛丽在忙碌。大盘子端上来,鸡蛋煎的太嫩,肉肠又太老,西红柿整个煎烂了,有我不喜欢吃的黄豆,却少了爱吃的小蘑菇。瞧,我还挺挑的,看样子俺状态还好。
告别的时候,玛丽老太太说:要是你得到这个职位了就告诉我吧。可要提前想办法,这里的房租可贵呢。
临出门,赞美了老太太几句,告诉她,她的家庭旅馆很温馨,谢谢。她满脸堆笑地说:不客气。
好了,K中学,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