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馨之
笔名:馨之
主持人:薛老师,你好!欢迎你做客我们演播室,很高兴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薛老师:主持人你好,各位听众大家好,首先很感谢中国民族博览陕西专刊,感谢这个很有名望的平台给我这份殊荣让我有幸做客本演播厅,在感谢的同时我也很激动,在此,我首先说声谢谢,我呢叫薛优军,是咱们陕北绥德人,是一个陕北民歌传承人,从事与演唱、创作,教学为一体的这样一个工作,当然我的生活全部几乎都是投入在对陕北民歌的传承上,就是培养更多的陕北民歌爱好者,我目前为止培养的学生有百人,当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但绝大多数还都是我们陕北人,基本情况就这个样子。
主持人:目前你擅长哪方面的艺术创作?你的作品风格有什么特点?
薛老师:哦!对于我创作而言,其实不局限于任何题材与曲风,就是流行音乐也好传统民族音乐也罢或者其他各方面都有,但对于从我的大量作品中来欣赏与衡量,似乎我还是比较擅长创作具有咱们陕北特色文化这一题材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好像也更倾向与这方面题材的突出表现与有效发挥,其实,自从咱们陕北民歌在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其实这种传统的陕北小调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已形成了陕北民歌这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我呢作为一个陕北民歌传承人,可以说从骨子里就执着与热恋这方生我养我的黄土地,始终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在这里面,也就更热衷于咱们的陕北文化与它得天独厚的黄土文化,所以说我还就是擅长有关咱们陕北题材的创作。对于我的作品风格与特点,这个怎么说呢,由于我是从小在农村长大,而且又是在贫困的家庭环境里可以说是艰难地长大,这种对生活的不容易也好艰辛也罢都有与其他人所不同的理解与体会,所以说我无论是从我的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还是到后来又经过多方面的学习与进修上的提升又从文化教养、专业的艺术才能、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培养,可能还真与其他人大不相同,也许因为我的生活阅历所不同吧,因而在我的创作上也就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我的作品用听众的话来说就是大都带有泥土气息,也就是比较接地气,我总体来说就是喜欢创作一些贴近生活这样的一部分题材,这样的一些作品往往才最能感动我,也是这样的一些感动才能更容易去激发我的创作欲望,或者说这些有关陕北地区或是陕北农村题材这样一些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也最能让我引发共鸣,这写共鸣让我很有兴趣在这方面更好的去发挥,因为它在我内心深处总能流淌出那种最自然、最真实、最淳朴的一种感觉,对,主要是一种最自然最真实的一种感觉。
主持人:你热爱民歌,是陕北民歌传承人,同时又是青年歌唱家、作曲家,在业界也是身居多职,被大家熟知,那么你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薛老师:唉呀!不敢不敢,在专业领域中我还是需要好好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来提升与完善自己,到目前为止我只是一个为了家乡的文化发展在这条路上默默地奉献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热量而已,不敢说是什么功成名就,其实,在弘扬与传承的这条路上我还要向更多的老艺术家、前辈去虚心学习,比如就像我们的王向荣老师,还要向更多师兄弟姐妹等去学习与交流,要说能走到今天,我也不瞒你说真的很不容易,一路走来真的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今天这样一点点成果,这一路走来很是心酸与艰辛,更多的我认为是感动,因为有很多人都在一路培养我,比如像我的恩师白秉权老师,还有我的更多老师与同学他们默默地陪伴我,是他们一次次的鼓励我才在一次次的蜕变中成长了起来,这中间还真是一言两语说不尽道不明。
主持人:近年来,您的作品深得业内人士的好评与大赞,也是屡次参加大赛,收获了很多荣誉,其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
薛老师:是的,确实参加过很多选秀节目,录制节目,让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08年参加陕西文化厅举办的那个活动,那是一次民歌歌手大赛活动,那次比赛其实是很激烈的,我经过层层筛选后只荣获了一个优秀奖,其实那次的那个奖项也算是奠定了我的一个对艺术基础,但是,那次获奖对我鼓励却很大,同时也是那次获奖对我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到了更好的指引作用,当然,在我后期在歌唱的成长道路上也有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像社会认识,受邀参演的演出活动也就更多了,可以说对我的发展帮助非常大的。
主持人:你第一次接触陕北民歌有怎样的机缘巧合?多年来,你在虔诚创作的同时,上承传统,思古不惑,在传承陕北民歌的基础上有融入了那些个人特点呢?
薛老师:说起第一次接触陕北民歌,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是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音乐老师对我的启发,那时我上绥德二中,学习春节闹秧歌,我们好几个同学都被选参演集体秧歌活动,最后还有一个小节目我也参演,当时我就唱了陕北民歌,那次在学校影响还挺大,这就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了陕北民歌,后来演出完老师觉得我条件不错唱的还可以就鼓励我学习音乐,后来,在我走上对陕北民歌传承的这条路上以后,当然平时也有很多演出活动,在这个演出的过程中我就慢慢发现在现在这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咱们陕北民歌好像存在着一些什么问题,但我就是说不上来,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感觉不管是我也好,或是身边的其他歌手,我们到哪演出就基本只唱那几首经典曲目,好像作品量有些少,这时我才深深地意识到陕北民歌的新元素太少,新作品太少,其实,演出多了你就不难发现,在更多的演出活动中陕北民歌的演唱无论是从风格上还是曲风结构上都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人的欣赏水平,就是感觉有些陈旧与老套的东西太多,大家似乎已经不局限于这些领域,他们已经有了较高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后来,我在创作中就加入了大量的新元素,无论从歌词中还是曲式结构上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结果出来效果还不错,挺受欢迎,最主要是老百姓很喜欢,我就觉得很好很开心。
主持人:你在民歌创作方面有什么规划,打算怎么做?
薛老师:首先,陕北民歌它原汁原味的自然资源永远都是我创作的源泉,这个是不可缺少或替代的,至于创作规划我不敢去规划,但我始终会坚持创新和突破传统思维模式,这里说的创新不是老歌新唱法,而是在我们不失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艺术上给它赋予新的生命力,让他更顽强地生存,更茁壮更健康的去成长,我认为只有给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让它有机地循环起来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深厚或者说绚丽多彩的发展起来,当然对于我们这些热衷于民歌文化的爱好者也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我们的传承作用与意义,这样也能使我们的民歌能够充分展现出更独特的魅力与它独特的艺术气质。
主持人:你对陕北民歌传统文化和对年轻的民歌爱好者有哪些希望与寄语?
薛老师:呵呵,对年轻民歌的希望与寄语我想说的是,我们是在像王向荣老师这一代人的影响下走在了陕北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对于新一代我更希望能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带动与鼓励下首先让这些年轻的孩子先关注我们的陕北文化,因为这些元素在我们上几辈人或者说我们这一代的人思维里已经属于根深蒂固,但在新一代的年轻人思想里已经不像我们那么迷恋与追随,所以首先让他们关注,再就是让他们喜欢上最后就是让他们爱上,最后在让他们更好的去传播与传承,其实,我真的希望在我传承的路上能有更多的民歌爱好者参与进来共同把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璀璨的艺术瑰宝能在完整保存下来的基础上更好的传播出去,最好传出国门,让全世界的人都去了解陕北文化,喜欢陕北文化甚至爱上我们陕北文化。
主持人:最后祝薛老师身体健康一切顺利,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评价一下自己吗?
薛老师:好!要说对自己评价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我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支持与帮助,希望能够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在我以后的传承道路在路上,我会竭尽全力做好对陕北文化的弘扬,对陕北民歌的传承,不忘初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