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这段话,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声,也许很多家长都能倒背如流。时值儿子毕业季额也想给他说俩句。同一屋檐下再写一封家书,并不是认字的人毛病多,况且我也没认几个字。只是想写并能保留下来,让他时不时地看看,万一哪天他能幡然醒悟奋发图强呢,也算是俺的一份盼望吧。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随着时间匆匆流逝,眨眼小学毕业在即,童年一去不复返,你也逐渐长大。其实我并不希望你这么快火速成长,因为我不希望自己这么快老去。然鹅,世界上最公平无争议的就是时间了,愿我们都珍惜时间,奋斗在今天。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亲生父母共同的期盼,或者说通病!我也是。我认真地给你写这封信,是盼望你将来做个大男人!如果有本事就做个伟大的男人!要求自己做个大气的男人,为社会、为他人做个有价值的人,做不到这些,至少要做到年轻时不啃老,年老时不拖累孩子的人!

高尔基说:“学习永远不晚。”回顾你整个小学阶段,仅成绩而言,尚可,但强中更有强中手,稍不留神,你就被甩108条街以上。山东是高考大省,竞争异常激烈,具有很强天赋、天时地利人和的优秀孩子都再努力读书,何况是你,并不是拿你跟别人比,而这是残酷的现实。

你要明白,你是为自己学习,为自己奋斗!所学知识是你自己的私有财产,任何人都抢不去的,而绝不是为父母,为老师学的。人都有个醒悟时期,或早或晚,早晚你会明白,只有好好读书,才是平民的孩子走向成功最大的概率(捷径)之路!

人生几十年,做人处事分阶段,是具有时效性的。少年时期是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盛的最佳学习期,稍纵即逝,你必须怀着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认真、扎实地做好上学这件事。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每个人的前程都是一片曙光,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我盼望你拼出成功,博出辉煌,成年后能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是被迫谋生。

颜值什么时候都很重要。把自己打扮的干净利落,气宇轩昂的同时,请把自己的字写的有点尊严,至少收敛一点狂草,不管写的多么幼稚,认真是一种学习态度。见字如面,字如其人。字能映射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一般情况下,字写成什么样,人就是什么样。不奢望你在书法上有什么造诣,只求看到你的字不让人心塞胸闷,至少做到不扣卷面分。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能决定一生成败,一定要有个积极阳光、热情洋溢的好性格,成绩很重要,好的性格更重要。目前这是你的短板,我不喜欢你浮躁的个性,遇事沉不住气,话不投机瞪眼睛,这只能说明发脾气的人无能,没有素质、修养和家教。你要记住,你不给别人掌声,也得不到别人的掌声,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必须学会先尊敬别人,一言不合就吹胡子瞪眼,谁都不会喜欢,敬而远之。脾气谁都有,谁都会发,能控制住自己的爆脾气才叫本事。希望你自觉醒悟收敛,有意识的去修正,提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愿意与你为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境界,也是做人的一丝底线。一饭千金、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不知道感恩的人成功概率也是非常渺茫的,一般而言不知道感恩的人比较自私,而自私的人达不到一定的格局,事无绝对,也许少数人会有所成绩,但很难成为气候。


我们兄妹四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家徒四壁,清贫程度你无法想象,可是我们不气馁、不抱怨,自强不息、勤奋拼搏,无论走到哪里都牢记不给父母丢人,给自己挣口气!舅舅程名望的文章《从一鸡蛋到八个鸡蛋》是我们童年真实的写照。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从大城市黄原回来,饿着肚子给奶奶买几块蛋糕一样,家里有点好吃的,我们四个孩子都会自觉得让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体弱多病的妈妈,学习之余都争先恐后给家里多干点活,尽最大努力多少减轻一点父母的劳累。不管父母的说教对错与否,我们任谁都绝不会瞪着眼睛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地对长辈大呼小叫,我们从小就杜绝这种没修养的行为,因为我们知道感恩。我也盼望你能成为一个知恩图报,有格局的人。

一定要尊敬师长。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及有血缘关系的至亲,能热切盼望你成材的就是你的老师了。老师不计回报、呕心沥血、费尽心思、通宵达旦的教书育人,不管你考满分也好,零蛋也罢,老师和父母一样都希望你日后能功成名就,至少做个好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果能量达不到,至少要有颗感恩的心。上课专心听讲,不开小差,不乱讲话,不搞小动作,是对老师最基本的尊敬,对老师尊敬又是学生最基本的素养。希望你是个尊敬师长,有素养,有家教的好孩子。
别去欺负别人,更不能欺负别自己弱的人,也不能让别人无缘无故地欺负自己。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人都是同样的道理,人都是捡软柿子捏。如果别人无端欺负你,要及时找老师,找父母沟通,欺负你就说明你弱,弱就必须无条件地奋力使自己强大起来!强大的过程就是学习,学知识!要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不是你强大了可以去欺负别人,而是为了不让别人随便欺负自己。

读书无用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被添油加醋地过度宣扬,多半是没有上过大学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酸楚心理。如果说谁谁只上个初中,现在每年轻松赚个3-5百万,谁谁小学没毕业,现在是个大老板,有!但毕竟是少数,在没爹可拼,没娘可靠,只能拼自己的情况下,这种人少之又少,值得羡慕,羡慕中又缺少尊重,但这只是个案,不能说明问题,普遍现象才更有说服力,身边有太多的人都是知识改变了命运,其中3位舅舅就是,他们的知识和收入息息相关,他们都是用自己的勤奋好学、聪明才智及渊博的知识过上了优渥的日子。如果你能学业有成,做个儒商,既多金又儒雅,我不仅仅是羡慕,更多的是敬重。
你要明白,知识使人生拥有更多可能,知识决定一个人的气质、趣味、眼界、欣赏水平、价值观……这些不是只有“钱”就可以拥有的。同样财富的人,不同的格局,光彩肯定不一样。要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唯累过,方知闲。唯苦过,方知甜。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学会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做简单的饭菜,搞好自己的基本卫生,并不是要你侍候谁,也不是让你去厨艺大比拼,而是让你能更好的照顾自己。
尽可能地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今天多读的书,就是明天你翱翔的翅膀。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2]。董卿在《诗词大会》上有句话说得好,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杨绛说:“读书读多了相貌自然改变。”,读书人的气质、修养、一言一行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你的气宇不凡。“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希望你博览众书,做个有内涵的人。

如果你觉得读书苦,而选择了放弃,当你没读什么书,就走入社会,你会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赤手空拳的士兵,在面对命运这位强敌时,你会因没有护身铠甲,而被打得遍体鳞伤,毫无还手之力。那时,你就会懂得,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4]。
几年的青春稍纵即逝,任其放纵自流,换来的将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学习黄金期,一定要做到自律,尽最大努力控制好自己,锁定目标不动摇,逼自己优秀,才会拥有不悔的人生。
网上流传一段子:如果嫌老师留的作业多,写起来很辛苦,那么你可以告诉老师你不想做,老师会温柔地回复你,是的孩子,写作业的确很辛苦,不如以后搬砖轻松。你要明白,能现在用汗水解决的事,不要留着以后用泪水,况且,泪水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人生就是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打包还给你。别人所拥有的,你只要愿意去付出,一样可以拥有。
任何时候都要无条件地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你读过六六的文章《爱的教育》可以深思一下。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要遇到挫折就轻言放弃,怨天尤人,吃一堑长一智,只有经过暴风骤雨的洗礼,才能使你更加成熟沉稳。我希望你越来越自信、坚强。

你要学会礼貌待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你要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扬。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热情友好待人,但别逢人就将伤疤揭开,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别人是给你撒的是盐还是药;要学会有效沟通,但别用言语伤人,千万别掺与到他人的纠纷和冲突中;要有是非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必须要有分寸[3]。

你已经逐渐长大,总有一天,自己要扛起自己的人生。只有现在奋发读书,才能给你以后的生活增添光彩。你要明白,拼爹拼娘拼祖宗都不如拼自己!
努力读书,交结更优秀的朋友。有句话说的好,你是什么样的人,只看你身边的朋友就可以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定理。你只有不断努力奋进,更上台阶,才能有机会接触到更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你会学到更多,会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们可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变得更优秀。然而,不努力读书,你很难结交到这些优秀的朋友。朋友圈,朋友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努力刻苦的人很难与不学无术的人成为好朋友,不是因为看不起或是配不上,而是因为两种人的价值观不同,没有共同语言,很难交流[1]。只有自己足够优秀,你才有底气和福气与更优秀的人共舞。
艺不压身,在保证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培养几个兴趣爱好。如果你与大学无缘,那么你将会付出比现在成千上万倍的努力去挽回你的尊严,如果你有幸迈入好大学,你会很快发现,在专业课不挂的基础上,再锦上添花地施展几个小才艺,在大学里那是很拉风的。持之以恒地保持几个兴趣爱好,也许会是你以后恋爱、工作的垫脚石,说不定哪一天,爱好会使你脱颖而出,助你一臂之力。

退一步讲,无路可走,一事无成的时候,爱好也有可能暂时会成为生活的来源,如网上调侃,我带着你,你带着碗,我负责哭,你负责喊,年终咱俩都当老板。
以上所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做越来越优秀的自己,奋发读书,报效国门并不是别人家孩子的专利,只要勤奋努力,你也可以!加油^0^~加油!!
参考文献
[1]这个社会正残酷地惩罚不读书的人.
[2-3]今天多读一点书,比以后求人贵一百倍.
[4]一封家书惊动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