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文中讲了几件关于教养的小事,事虽小,看后却特别感动。
其中有一件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第一次从偏僻遥远的小山村坐火车去大城市上大学。
上车之前父母给他买了一罐饮料,他第一次喝罐装的饮料,第一次见到罐装的包装,也因此他不知道该怎么打开。男孩很渴,犹豫了很长时间,终于拿出那罐饮料。他尝试了很久都没有打开,于是红着脸低着头,准备用牙去咬开铁皮盖子。
在他对面前几排的位置上坐着一对母子。一个小孩闹着要喝可乐,母亲说刚喝过很多水,不能再喝可乐了。
当他正要咬那个铁皮盖子的时候,那位母亲突然开口说,“宝贝,我们把可乐打开喝吧。小孩说,你不是说不能喝可乐么?”母亲说,我渴了,来我们一起打开可乐吧。
男孩悄悄看向那对母子,母亲的动作很慢很专注,她拉住勾环用力,跟小孩说,你看,我们使劲一拉,就打开啦。整个打开可乐的过程中,那位母亲都没有看向过男孩一眼。
男孩后来打开了可乐,他记着那对母子很久很久。他感念有这样一位善良又聪慧的母亲,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了一个年轻人,还维护了他脆弱敏感的自尊。
这位母亲真的很有爱心,又很细心,她用这样的方式无声地帮助了一位年轻人,这样的帮助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养。
真正的有教养,除了见多识广,谦和懂礼,还会顾忌别人的尊严,尊重别人的选择。在必要的情况下善意的提醒,而非毫无顾忌的指责评论。
她的成长环境一定很有爱,充满善意的温暖,才会让她养成了这样的做事风格,这么顾忌别人的感受。
我们还记得昨天分享分享的马加爵的故事,就是因为同学一句无心指责的话语摧毁了马加爵脆弱的自尊心,才导致了后面惨案的发生。
当马加爵穿着囚服的时候,他说那是他穿过的最好的衣服,这个孩子也是很可怜的。
未来的生活绝不是一个人的世界,我们时刻都要生活在社会当中,在我们的孩子走入社会之前,父母要做好的准备绝对不是一点点。
我们想要真正教养好自己的子女,有五个关键步骤,一定不能错过。
第一个步骤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扮演好自己必要的角色,父亲要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爱,还是各种呵护,母亲也是需要做好多个角色,才能共同努力,教养出一个做好的孩子。
曾老说,父亲应扮演的角色是保安员、职业顾问、运动教练、交友顾问和课程指导员。而母亲应扮演的是保健员、经济顾问、做家务、保持整洁和分担部分辅导子女课程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这些角色,书中有详细的讲解,可以买回来一一参照学习。
第二个步骤是了解子女的成长规律,从不到一岁的婴儿,到三五岁的淘气阶段,到学前的一段关键时间,孩子会有不同的状况发生。
会最喜欢跟父母作对,会有一些偏差行为。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全心地接纳自己的子女,细心观察子女的生长情形,要抱着照单全收的心情。
不是每个孩子生来都可爱如天使,也会有性格上的特质,会有面貌上的差别。有的孩子继承了爸妈的优点,有的孩子则是集中了爸妈的缺点。不管这个孩子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生的,都要照单全收。
王菲和李亚鹏的女儿天生兔唇,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明星而嫌弃孩子,反而给了李嫣最好的呵护,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
大导演谢晋事业有成,但他四个孩子除了一个孩子正常,其他三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谢晋的二儿子因病早早去世,去世前谢导对这个儿子倾注了无尽的爱。他的四儿子叫谢佳庆,后来大家都喊他“阿四”,对于这个儿子,谢导同样寄予了感情,他说:“我爱自己的儿子,不管这个儿子智力如何。”
第三个步骤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管教方法,要把握一定的原则,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话虽简单,但细想都有道理。
很多父母教养孩子,孩子不听话会跟父母对着干,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你不让我喝凉水,我还偏要吃雪糕给你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教育孩子,来管教孩子。
父母应该站在子女的立场上,来确立管教的原则,要和子女充分沟通,让孩子也了解自己的管教原则,这些原则还不能太多,要抓得住重点才行。
爱绝不是放纵,更不能一再容忍、甚至无原则妥协。
儿童、少年阶段的子女,尽量采用讨论、讲解、说明、批评的方法,但到了青年时期,则要尽量采用自律、自主的方法,让子女学会管好自己的行为。
第四个步骤是很多家长不太重视,但却真的很关键,就是指导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大学生上学居然需要爸爸妈妈陪读?脏衣服要邮寄回家让爸爸妈妈来洗?考上大学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鸡蛋如何剥皮?
有这样一个纪录片,一个孩子不知道怎么做洋葱炒饭,然后她打电话给她的妈妈。面对这种事情,一般的妈妈可能就会耐心地和她说:你要先把水烧开,准备好食材然后怎样怎样。
但是,在这个纪录片中,这位妈妈可谓是“豪华升级版”,直接问孩子在什么地方,我去现场帮你做。
让子女分担些家务,教导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是必要的。衣食住行,孩子们可以很快的适应,一旦父母插手过多,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第五个步骤是最关键的,也是很多家长很容易忽视的,就是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观念。
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观念?内容相当丰富,也包含很多项目,譬如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好学的精神,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家人之间以和为贵;
不搬弄是非,不重利轻义,要谨言慎行,舍弃慢心、伪心、妒心、疑心。做人做事,一一列举会有很多,但是曾老提出了三个基本的生活观念,让我们学习。
好学、知耻、上进是三个基本的生活观念,曾老希望父母把这三个生活关念反复示范说明,让子女从小便培养出这三个生活观念,必定终生受用不尽。诚如曾老所说,一个人能够好学、知耻,再加上力求上进,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地方?
关于好学,父母不能硬性禁止父母不要读什么样的书,听什么样的言论,看什么样的杂志。禁止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更加没有好处。
做父母的要先自己了解一些道理,然后随时以父母对谈的方式说给子女听,当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随时互相交谈,无意中让子女听进去。要给孩子创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要以身作则,凡事不过分,合理就好。
关于知耻,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不可能没有犯过错误,但只要有惭愧的认知,有知错必改的决心,就有再接再厉的勇气。知道惭愧的人,会慎言又慎行,就会避免出现更多的麻烦。
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就有错误的生活观念,什么“样样不输人,一定要赢”、“什么人家有什么,我们也一定要有”,以及“凡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都是最要不得的。
不认输其实有好,有坏,本质是求上进的表现,但是如果样样都不认输,在一两件事上输了也不可以,结果必定会害死自己,输掉自己,人生反而更加痛苦。
现在的孩子经常会有“别人都有,我为什么没有?”的想法,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也偶尔会有这样的想法。
每当孩子这样说,大部分时候,我都会满足他的愿望。倒不是觉得别的孩子有,自己孩子没有,对丢了我的面子,而是感觉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希望他更快乐,不受委屈,没有挫折、不自卑。
出发点是爱孩子的,但是曾老却说,这样做也会害苦了子女。时间久了,孩子会天天比来比去,父母会疲于奔命,子女也是痛苦不堪,永远不会愉快。
凡事一定不要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而是不做则已,一做就要认真,彻头彻尾把它做完,做完其实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把它做好,这样必然迟早能成功。
以上是教养子女五个关键步骤的精华部分内容,更多更详细的知识,可以买书细细读来。关于培养子女正确生活观念的要点,书中也有具体指导。
教养好一个孩子,绝对不是看一本书就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一本书都要全部拿来照做。
每一本教育类的书籍都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有成功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当然也会有不适合我们的教育观点。
因为孩子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不同,做父母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认知也会不同。
不管如何,多读书一定没有错,期待每一本书都有点滴收获,能够帮助到自己做一个的合格父母,帮助自己的孩子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人生。
今天周一,本书的分享还有一次就结束了,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
喜欢本文的请点赞,也欢迎大家转发至朋友圈,让更多人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