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

   

    年轻时,要说到善良,其实也挺简单的,无非就如《三字经》所讲:人之初,性本善。正因善良是人的本性之一,我们年轻时也总依照本性行事。于是乎,见之丑恶者,内心愤怒无比。总希望世界能好人无数,遇见者皆将心比心。佛教讲今世做过的坏事,来世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我们能确定一定有来世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并且世事真如年轻时所想的发展?只有经历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后,终于知道了并非如此。坏人并不像电视剧那样最终受到惩罚,他们可能比好人长命得多。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并不多,又或许只存在利益交换上。见过世态炎凉后,倍感无耐。但无耐又能如何?善良在书中真是一个好词,但现实生活却是很难找到。取代它的往往是麻木不仁。这叫心性立志善良者何去何从?

    年轻时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要想让它生根发芽,还有待教育。要是善良教育不结合残酷教育,那始终不能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小告诉孩子们,人性有虚伪,有丑恶,再教他们善良,这才能达到目的。否则,一味鼓吹善良,一旦接触到世态炎凉,那只会变得麻木不仁。

    年轻时谈论善良真的很简单,但经过岁月的沉沉浮浮后,经过朋友爱人的伤害后,你还敢像年轻时一样善良吗?怕的是到时自己都嘲笑年轻时的幼稚。但孩子的善良就一定是幼稚吗?成人世界的勾心斗角就是成熟?要是在名利场上跟人勾心斗角后还保持善良,那才是成熟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要想保持一颗始终如一的善良心,那是何等艰难,你能确定一世不跟人纠缠利益?你能确定被人陷害过后不想报复?你又能确定自己能一世好运,不遇见恶人?但就算这样,有一样是可以做到的,就是你那颗善良的种子在年轻时埋下了,生根发芽了。那你至少不曾在社会的大染缸中沉沦,不至于陷害别人。做不到十分的善良人,但至少可以做到八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播种幸福》麦克格西 并不是最勤奋的人就最富有。 并不是博士更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 有时候,似乎选择比勤奋更重要。...
    黄玉新阅读 4,373评论 1 11
  • .
    雪23阅读 75评论 0 0
  • 总偏爱那得不到的, 总执着那不可能的, 终日收藏梦想, 没有一个能实现, 却仍许愿,这世上 所有萤火虫都送你回家。
    七个小老头阅读 271评论 0 2
  • 今天孩子们就要上战场了,想想这三年的艰苦岁月,应该有一种超脱之感,更多的是一份喜悦之情,然而此时却五味杂陈,思绪万...
    孔孟之乡阅读 3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