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国,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从事组织工作20年,生动诠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用短暂而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对党忠诚、为民奉献的动人华章。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坚守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和担当,做“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朱治国式干部。
对党忠诚,永葆赤子之心。朱治国常说,做党的干部,从事组织工作,必须讲党性、讲政治,懂规矩、讲规矩,按规矩办事;要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受住了无数的艰险和考验,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不改其心、不移其志。青年干部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
担当作为,常怀实干之心。朱治国的读书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对领导干部来说,无功就是过,不干事是最大的错误。在朱治国的工作生涯中,他经常准时上班、延时下班,对于组织交办的工作哪怕吃着盒饭、加班加点、通宵达旦也一定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所取得的伟大胜利都是由无数中华儿女拼出来、干出来的。青年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思想,保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和“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主动担当作为,在面对矛盾问题的时候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时候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在担当中历练、在实干中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甘于奉献,厚植为民之心。面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朱治国问计于民,搞调研、听建议、谋思路、定举措,启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深刻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担当。“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这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青年干部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奉献精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全力以赴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