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 ARPANET-互联网
- 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 多层次ISP结构
==IPS: 因特网服务供应商==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利用 ==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按照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1 按照分布范围划分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
- 局域网 (LAN)
- 个域网(PAN)
1.32 按照使用者划分
- 公用网
- 专用网
1.33 按照拓扑结构划分
- 总线型
- 星型
- 环型
- 网状型
1.34 按照数据交换技术划分
- 电路交换
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提前建立好连接==,数据==独占电路==进行传输,传输==速度比较快==。
- 报文交换
发送数据==无需==提前建立连接,在同一时刻允许多台主机发送数据和共享链路上的交换设备,使用==存储转发==。
- 分组交换
将数据分成若干==分组==进行发送,在传输途中选则==最佳路由==,每个分组所走的链路可能不同,最终到达的目的主机时,不是按序到达的,所以到目的主机需要排序,使用==存储转发==。
1.35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的特点
- 电路交换
数据量大、且传送时间远远大于呼叫时间时,选择==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时延最小。
- 分组交换
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
1.4 OSI参考模型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1.41 实体、协议、协议三个要素、服务、SAP服务访问点、TCP/IP参考模型
- 实体
一层表示一个实体,相同的层次叫对等实体
- 协议
相同层次之间应当遵循的规则
- 语法三要素
- 语法
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
- 语义
> 发出什么样的控制信息和完成什么样的动作或响应
- 同步
> 事件实现的顺序 - 服务
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 SAP服务访问点
实现两层之间的服务
- TCP/IP参考模型
- 应用层
- 传输层
- 网际层
- 网络接口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