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教你写出走心的文章

图片源于网络

今天晚上听了king的分享,虽然讲的是课程设计,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在听讲的过程中,感觉对于写作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如何避免写作过程中的自嗨?

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写着就自嗨了,「你们」、「大家」这种词很容易冒出来,开始居高临下,指点江山。

但,这样的文章往往让人看起来不舒服,觉得生硬。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尝试把读者当成自己的朋友,认真对话。多用「我们」,可以有效拉近距离。


2.如何确保文章的信息量合适?

在之前和朋友的聊天中,他说觉得现在文章不到1000字,他都觉得太短了,算不上干货。

当时我是提了一个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在现在碎片化阅读的环境下,一篇过长的文章,传播力是比较弱的,读者并没有那么多时间以及耐心去看完文章。

而在之前看一些朋友的文章,会觉得口语话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则是句子太长,读着太累。


那么,如何确保信息量合适?

最好的办法就是写完文章,自己逐字逐句读上几遍,这也是我一个前同事教我的方法。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哪里不通顺了,拗口了,基本上都可以检查出来。

另外,在很多人的文章中,经常看到错别字,读文章也可以有效避免。亲测有效,屡试不爽。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哪些方法?

king提到了利用好DISC理论对症下药,具体理论如下:

D特质:标题党、具体应用场景

I特质:幽默段子、创意脑洞、好玩的内容

S特质:场景对话

C特质:罗列数据、抛出问题


我们来看这四个维度,其实在写作中也是可以搭配应用的。

首先,一个好的标题,对于文章的传播量,点击率的作用,可想而知。

之前有个朋友说我的文章太过于干货,读着觉得不舒服。建议我试试以场景化的方式作为文章开头。

后来,我开始尝试在写文章开头的时候,有时候写写一些具体的场景,或者自己的故事,让读者在看文章的时候,能够找到共鸣。


我很喜欢的一个写作者:曹将,有个独特的方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做个小总结,写明文章的几个关键句,以帮助读者梳理思路。

于是,借鉴了这个方法,如果是比较长的文章,我会在文章开头简要说明文章的架构,这样读者看文章的时候,也能快速了解到脉络。


最后,用我感悟到的一句话来做结尾,假如你热爱一件事,或者需要专业于一件事,比如写作,请用匠心精神去打磨它,不急不躁,时间会给你答案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